
新晃化工有限公司創辦人吳桂森。(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8月2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公布對等關稅清單,台灣稅率高達20%。新晃化工有限公司創辦人吳桂森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工商業界聽聞20%都非常悲觀,本來大家期望至少比照日本、韓國的15%,還有轉嫁、分散成本空間。未料高於日韓競爭對手,台灣被課徵20%關稅,加上台幣升值幅度約10%,幾乎等同先前的32%稅率,中小企業恐怕撐不住。
吳桂森,新晃化工有限公司創辦人,現任台中市肉品市場公司董事長、台中縣文化基金會常務董事等。曾任台中縣外埔鄉長、台中市總工業會理事長、台中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台中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所創立的新晃化工有限公司在台中、越南胡志明及東莞、廈門都有生產據點,產品市場涵蓋兩岸四地及東南亞地區。
美國白宮7月31日在官網行政命令頁面公布對等關稅清單,其中台灣稅率為20%,高於日韓的15%。根據台“經濟部”“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劃”評估報告認為,20%對等關稅將導致台灣輸美產品價格上升,對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與電子材料等產業影響尤為顯著。
吳桂森表示,台灣輸美關稅高達20%,對工商業界絕對是一大噩耗,尤其是中小企業更難以轉移衝擊。先前日本、韓國的關稅紛紛降至15%,業界本來是評估台灣也可望落在15%左右,至少還有一些成本及利潤調整的空間,可是一旦高於15%,大部分的業者一定是虧損。
吳桂森說明,中小企業的生產規模遠不及大型企業,在外銷成本方面,關稅頂多只能承受15%,高過15%外銷利潤會完全被稀釋掉,因為不可能轉嫁給買家,或者消費者,關稅被課徵20%,中小企業絕對吃不消。
此外,吳桂森指出,台灣的產業結構與日本、韓國相近,所以在機械業、工具機、模具等外銷類別,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日韓,而日韓業者目前的輸美關稅是15%,在終端價格方面的必然比台灣更具優勢,台灣業者的競爭力直接輸在起跑線,若關稅無法調降下來,產業恐怕出現倒閉潮。
他提到,台灣的中小企業挑戰艱困,除了關稅高於主要競爭對手,還有台幣走揚的匯率問題,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關稅拖累外銷競爭力,台幣匯率稀釋掉出口毛利,20%關稅加上台幣升值幅度達10%,兩者相加幾乎等同先前的32%稅率。
吳桂森說,上周台中市總工業會理監事才召開會議,針對美國關稅議題,大家都非常苦惱,有的業者已經碰到美國買家終止下單,因為台灣的關稅太高,要轉移採購對象,大部分的業者目前都出不了貨,工廠面臨“是否繼續營運”的窘境,因為開工就是虧本,不開工員工就沒有收入,現在放無薪假、精簡人力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假設無法轉圜,就只能遣散員工,倒閉收場。
吳桂森認為,台灣政府應該早就知道關稅走向,卻沒有提前展開因應措施,政府宣稱這只是暫時性稅率,但美國釋出的文件卻沒有相關陳述,業界對於未來發展,無所適從,無法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