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中評社 海涵攝)

研討會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海涵)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15日在北京涉台研究聯席會議第十三次研討會上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台灣光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成果。近期,美國駐台北辦事處再次散布“台灣地位未定論”,純屬無稽之談。
中國台灣因甲午戰敗而失,因抗戰而復得。李振廣回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因甲午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及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割讓台灣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而言是民族恥辱。
李振廣說,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企圖通過發動侵略戰爭稱霸東亞乃至整個世界。1931年9月18日,日本製造“九·一八事件”,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推動下,全國抗日救亡運動蓬勃興起。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及中國軍民奮起抗戰,為重塑中日關係,徹底廢除近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不平等條約提供了契機。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收復台灣的主張。1937年5月15日,毛澤東在會見美國記者尼姆·韋爾斯時表示:“中國的抗戰是要求得最後的勝利,這個勝利的範圍,不限於山海關,不限於東北,還要包括台灣的解放。”
李振廣續指,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英國對日本宣戰,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當時的中國政府於12月9日對日宣戰。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支持。這就為中國通過全面抗戰趕走日本侵略者,全面廢除中日不平等條約準備了有利條件。
李振廣援引1941年12月9日發布的《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布告》,中國政府宣告:“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根據國際法規定,“戰爭使得交戰國的條約失效”,所以,1895年中日間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從此時起已經廢止,日本對包括台灣、澎湖列島、釣魚島在內的中國領土的占領已經失去了法律依據,中國要求恢復條約簽訂之前的狀態。
李振廣強調,中國政府要求收回台灣、澎湖及東北四省的合理要求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認同和支持,並為中國的這一合理要求提供了新的重要法理依據。
他表示,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國發布的《開羅宣言》宣布,把日本侵佔中國的東北地區、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堅持戰鬥到日本無條件投降。《開羅宣言》則充分肯定並支持中國政府關於剝奪日本侵占領土,收回中國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領土要求的合法性。《開羅宣言》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同盟國發布的一項重要國際文件,是對戰後世界秩序的初步安排,確立了中國政府在戰後收復台灣的重要法理依據。
李振廣說,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波茨坦會議期間發表了“美英中三國政府領袖公告”,即《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條明確宣布“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波茨坦公報》第八條的明確含義就是,戰勝利後《開羅宣言》關於“把日本侵佔中國的東北地區、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這一要求必須實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明確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
李振廣指出,至此,在抗戰期間中國政府關於“把日本侵佔中國的東北地區、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這合理要求,不僅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一致同意和支持,並通過《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國際法效力的國際文件予以確認,而且這也是侵佔中國東北、台灣和澎湖列島的日本侵略者明確接受的投降條款。
“台灣光復有理有據。”李振廣指出,隨著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政府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相關規定,開始著手落實光復台灣的工作。1945年10月25日,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1946年1月12日,中國國民政府行政院發布01297號政令,宣布:自1945年10月 25日起,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在內的所有因日本占領而失去中國國籍的台灣人民,一律恢復其中國公民的身份。至此,台灣同胞在事實上和法律上都恢復了中國國籍。這也標誌著,台灣因甲午戰爭而被迫割讓,因抗戰而收復。台灣重回中國版圖和主權之下圓滿完成。
李振廣強調,“台灣地位未定論”純屬無稽之談。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根據二戰期間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把台灣重新納入中國版圖與有效管轄之下,有理有據。台灣光復已經80年,美國的某些人還在重彈“台灣地位未定論”這一老調,顯然是非常荒唐的。
第一,台灣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因甲午戰爭被迫割讓日本,中國抗日戰爭的一個重要訴求就是收復台灣,中國的這一要求也得到了當時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認同和支持。所以,1945年10月25日台灣回歸中國是理所當然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80年以來的一項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和政治現實。這一法理、事實、歷史與現實,都是不能否認的。
第二,任何人都無權否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等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關於中國收回台灣這一規定的合法性,也不能無視和否認台灣在1945年10月已經回歸中國這一歷史事實與政治現實。“台灣地位未定論”本身就是無中生有的無稽之談。無論是當年的杜魯門還是今天美國的什麼人,都無權凌駕於二戰時期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之上,無權凌駕於台灣已經回歸中國的歷史事實之上,否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不管這些人承認不承認,接受不接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既不能改變,也不能否定,事實就是事實。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不會有“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生存空間。
第三,台海兩岸同胞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接受“台灣地位未定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兩岸共識,也是世界共識。儘管兩岸尚未完全統一,無論是台灣同胞還是大陸民眾,絕大多數都認為台灣已經於1945年10月回歸中國,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接受“台灣地位未定論”這一謬論。
第四,散布“台灣地位未定論”別有用心,但不會得逞。美國少數政客及反華勢力企圖以“台灣地位未定論”在中美關係中打“台灣牌”,牽制中國或阻撓中國實現完全統一。但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再是甲午戰爭時積弱積貧、割地賠款、任人宰割的中國!經過反西斯戰爭洗禮和幾十年高速發展建設的中國,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當年杜魯門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不能改變中國收回台灣的事實。今天已經成長為世界強國的中國,更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也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拿台灣當籌碼,做交易。別有用心地散布“台灣地位未定論”,打台灣牌,不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