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與教博覽2025”隆重揭幕(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記者 段曉魯)7月2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支持、香港教育城呈獻、智慧城市聯盟主辦的“學與教博覽 2025”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揭幕。利用AI推動香港教育系統轉型,分階段落實各項目標,確保轉型的進程,也為提升香港科技水平作出貢獻。
香港特區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為典禮致開幕辭時表示,“本屆博覽主題’共塑教育・創建未來’,正好配合國家《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推進數字教育的方向。在香港,推進數字教育的核心在於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與基礎能力。教育局將人工智能等數碼科技融入學校課程,並透過價值觀教育提升學生的媒體與信息素養,培養他們以符合道德及有效的方法在學習及日常生活中運用創新科技。
香港教育城董事會主席李漢祥在致歡迎辭時表示,“學與教博覽2025是本港推動教育數碼轉型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次活動匯聚政、產、學、研、投五大關鍵持份者,充分體現教城作為教育科技領域'超級聯繫人'的戰略定位。在三天博覽期間,教城將與18個機構,包括頂尖科技企業、學術及商界團體等簽署合作備忘錄,聚焦共同推進數字教育技術、促進跨界別合作及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等前沿領域,為香港教育創新注入新動力。
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變革性的,人工智能可以大大簡化教師的工作,從制定課程計劃到提出學生作業的反饋,再到設計考試,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教師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討論,教育不單只停留在書本上。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卡殼”的情況,思來想去找不到對應的答案與解決方法,人工智能可以在教師或者監護人不在的情況下,提供有效的幫助。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實現學生們學習的個性化,透過分析學生們的學術表現數據,個性化一些學習方案支援學生,改善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與學習體驗。
教師在推動AI教育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必須有相關的AI教育知識,熟練掌握AI教育應用,瞭解各種AI工具對學生的幫助,教師們要教導學生在學習時如何正確使用AI,讓AI成為學生們的學習幫手。香港在推薦AI教育發展中,也須加強產學研合作,與本地、內地及國際的科技企業深度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實踐機會,培養市場需求的實用型AI人才。通過企業參與課程設計,確保教育內容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的人才。
推動教育數位化轉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結構性的改變,有助於推動整個社會的生產力,提升每一間學校的教學水平,減少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學術差距。香港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利用AI推動香港教育系統轉型,亦為提升香港科技水平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