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袁鶴齡。(中評社 方敬為攝)

藍白合作舉辦“戰獨裁”集會,民眾反應熱烈。(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5月1日電(記者 方敬為)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拋出520後發動罷免賴清德,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策略來說,發動罷賴確實有助於延續426“戰獨裁”集會的氣勢,只是在操作上需要細膩,不能淪為口號,尤其從罷免門檻來看,當前運作並不可行,或許可設定為終極目標,藉此促非綠選民出面反制大罷免,甚至投票罷免綠委,以增進罷賴的可能性。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國民黨與民眾黨4月26日在凱道“戰獨裁”,向“賴政府”發出怒吼,主辦單位宣布有25萬人到場。朱立倫進一步宣布,賴清德就職將滿一年,今年520後開始全民罷免賴清德。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表態支持。
袁鶴齡表示,426集會釋出幾個訊息,首先是藍白在2024大選合作破局後,首次確立合作關係。這對未來整個台灣政治環境的發展有關鍵影響,因為唯有藍白合作,才能讓台灣60%民意充分展現出來,當然,藍白合作的契機開啟後,未來能否延續下去,2026年地方選舉會是觀察指標,也能藉此往後預測2028大選的趨勢。若在野合作只是曇花一現,那台灣社會就只能繼續被40%的少數民意給綁架。
其次,袁鶴齡說,根據主辦單位統計,426集會有25萬人響應,代表賴清德用40%選票就打算為所欲為的做法,不被大眾所認同。尤其在這次的集會裡面,訴求非常明確,就是反對惡意罷免、反對政治介入司法、反對獨裁等情事,相關訴求,之所以能夠激起大部分的民眾共鳴,代表社會大眾已對“賴政府”非常反感,上街抗議的群眾數量遠超過民進黨政府的想像,這對綠營而言絕對是警訊。
至於426集會之後,台灣的政局是否將有所變化?袁鶴齡表示,關鍵還是要看藍白合作抗綠的氣勢能否延續下去,當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拋出520之後要發動罷免賴清德,這會許是拉長社會大眾抗綠氣氛的策略之一。的確罷免賴清德的可能性相當低,因為罷免門檻太高,幾乎不可能,但最起碼可以展現出國民黨或是朱立倫個人的決心。
根據罷免門檻,需要“立法院”1/4席“立委”提出,2/3席(至少76席)成案,即便藍白等在野黨“立委”全數同意,還差14席。
因此,袁鶴齡說,要如何去處理操作罷免賴清德行動,考驗朱立倫的智慧,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響應的情況下,確實是凝聚民氣的方法,只是說如果後續沒有具體作為,或者執行的不夠徹底,那恐怕就淪為“喊爽的”,很容易造成反效果。
袁鶴齡建議,可趁著426集會氣勢尚在之際,先開始研擬具體的反罷免相關措施,例如動員、地方黨公職人員的責任額、號召支持者出門投票甚至是罷免綠委等,並將罷免賴清德作為終極目標,藉此促進非綠選民出面投票,一方面以選票保住藍委、一方面則以選票罷掉綠委,讓在野黨在“國會”的席次有增無減,才有可能進一步彈劾甚至是罷免賴清德。
換言之,袁鶴齡說,朱立倫與黃國昌要設法將罷免賴清德轉換為動力,這點需要更細膩的操作,也包括在野陣營更充分的互信與相互合作才有望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