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歐洲《現代外交》網站10月14日發表題為《演變為全球武器展的戰爭》的文章,作者是尼古拉斯·奧克斯。文章摘要如下:
烏克蘭戰爭不再僅僅是一場地緣政治鬥爭,它已迅速演變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防務展。每一次打擊、無人機實時視頻傳輸和導彈發射都是現代軍事技術及其工程師的實時廣告。
從哈爾科夫延伸到赫爾鬆的戰場,現在是下一代戰爭的試驗場,是創新、營銷和戰略交匯之地。
對世界國防工業來說,烏克蘭衝突已經成為一場營銷革命。曾經只限於機密簡報會或軍事展覽會的武器,如今在實際戰鬥條件下得到展示,它們的性能在網上受到數十億人的審視。一段爆款視頻可以把一件武器變成一個全球品牌。
對每一次打擊的全天候報導已經成為面向全球買家的最佳產品展示。
全球武器銷售與媒體報導之間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密。
自2022年戰爭爆發以來,俄烏衝突為國防技術的實時試驗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環境,雙方防務能力都在演進,以便對最近的攻擊作出反應,每周都有進展。
無人機戰爭:從土耳其的TB2無人機開始,無人機戰爭的生態系統現在已經形成。雙方現在都部署了自殺式穿越機,這種無人機價格低廉、可以定制,而且殺傷精度高。這一快速適應堪比矽穀創新、測試、迭代和重復的技術周期。電子戰也同樣取得了進步,干擾器、誘騙設備和雷達系統在持續的主導權爭奪中不斷演進。
人工智能和自動化:人工智能輔助瞄准系統以及無人機和無人車輛之間的自主協調,正在成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從實時火炮校正算法到自動補給車,烏克蘭戰場加速了機器學習與戰術決策的整合。
適應與對策:現代衝突已成為一種創新反饋循環。當“海馬斯”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開始摧毀俄羅斯的彈藥庫時,莫斯科作出了調整,將後勤從前線進一步分散。當無人機變得無處不在時,反無人機步槍和雷達干擾器隨即跟進。這種連續不斷的循環將過去幾十年的武器開發過程壓縮到了幾個月。
這些快速獲得的經驗教訓正在重塑全球軍事學說。曾被視為軍事優勢象徵的主戰坦克在便攜式精準打擊武器面前不堪一擊。世界各地的武器製造商現在正將烏克蘭的數據融入下一代裝甲車和反無人機防禦系統的設計修訂中。
戰場的背後是工業和地緣政治競爭。烏克蘭已經成為一個代理市場,各國在這裡不僅證明著自己的承諾,還證明著自己的技術優勢。
美國再次確認了它作為世界主要武器出口國的地位。華盛頓利用這一契機,既重申了威懾,又獲得了新合同,鞏固了國內的工業基礎。
土耳其已悄然崛起為一個中等強國,其無人機已將其轉變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武器出口國。巴伊卡爾機器工業和貿易公司的成功重新定義了土耳其的地緣政治品牌,使其從地區參與者變為全球無人機超級大國。
歐洲防務產業重新找到了目標。長期以來對直接介入戰區持謹慎態度的德國和法國,現在發現它們的技術在戰鬥中得到了驗證。武器製造商正利用這一機會獲得利潤豐厚的全球合同。伊朗和朝鮮正利用這場衝突來宣傳其韌性和發展,伊朗的“目擊者”無人機和朝鮮的火炮提供了一種西方武器的替代選項。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