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軍情聚焦

俄媒:俄最大核動力巡洋艦未來命運引發爭論

2025-09-02 09:18:29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8月25日報導,“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正在等待對其未來命運的決定:維修還是報廢。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海軍司令部尚未對“彼得大帝”號作出最終決定。軍事專家對此意見不一:一些人認為,節省下來的維修資金可用於建造多艘現代化戰艦;另一些人則認為,俄羅斯海軍需要此類戰鬥單位。值得一提的是,同型號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維修了26年,花費超過2000億盧布(約合25億美元)。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俄羅斯海軍唯一在役的核動力水面艦艇。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航母攻擊型戰艦。這艘巡洋艦配備核動力裝置和導彈武器系統,主要用於打擊大型水面目標,並提供綜合防空和反潛防禦。“彼得大帝”號於1986年開工建造,1998年正式加入海軍。此後數十年間一直執行作戰任務。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前司令謝爾蓋·阿瓦基揚茨認為,維修“彼得大帝”號不划算,這筆資金最好用於建造新艦。

  他告訴《消息報》:“建造重型核動力巡洋艦的成本效益本來就完全不合理。用這些資金建造幾艘遠洋艦艇、搭載現代武器的新艦,其效益將遠超這樣一艘巨無霸。”

  他解釋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造了100多艘航空母艦。其中,小型航母承擔了大多數作戰任務。戰爭所需的軍事裝備必須數量充足、技術先進且價格相對便宜。建造昂貴的巨型戰艦是一條死胡同。”

  軍事專家德米特裡·博爾堅科夫則認為,應當修復“彼得大帝”號,因為未來幾年內不會建造同類型的新艦。

  他說:“我們擁有一艘建造質量高的艦艇,在本世紀初至20年代,它是海軍最活躍的艦艇之一。‘彼得大帝’號配備核動力裝置,也就是說,它的航程幾乎是無限的。這艘軍艦的主要武器系統,如‘花崗岩’巡航導彈或S-300F防空導彈系統,仍然非常有效。”

  軍事專家瓦西裡·丹德金也認為,“彼得大帝”號應該進行維修。

  他對《消息報》說:“總的來說,我們現在的趨勢是建設沿海艦隊,但需要把握好分寸。僅有小型導彈艦和護衛艦是不夠的,還需要遠洋艦艇。”

  消息人士指出,“彼得大帝”號的維修工程不會像“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那樣耗資巨大。後者長期處於停泊狀態,大部分部件和機械已經損壞,實際上幾乎是重新建造的。而“彼得大帝”號一直處於服役狀態,定期進行各種維修和保養。

  據俄新社8月29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長安德烈·別洛烏索夫在該部部委會擴大會議上說,俄軍在特別軍事行動中的推進速度正在加快。

  別洛烏索夫說,2025年,俄軍對烏軍146個關鍵目標實施了35次大規模集群攻擊,每月在特別軍事行動區內占領600至700平方公里領土,烏克蘭62%的關鍵軍工企業受損,烏軍損失逾34萬人和逾6.5萬件裝備,作戰潛力大幅降低。

  他說:“基輔政權的軍事和工業基礎設施受到重創。”

  俄防長說,2025年,俄軍部隊已接收22725輛摩托車和全地形車,年內還將再接收12186輛。此外,部隊接收的戰術無人機數量大幅增加。

  別洛烏索夫表示,俄羅斯軍隊發展國家計劃的主要重點是戰略核力量、航天裝備、防空系統、電子戰系統、通信和指揮、無人裝備系統以及人工智能技術。

  來源:參考消息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