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備先進醫療設備的手術室。

“和平方舟”號醫院。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4月21日,細雨如幕,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駛入天津的港口。在參觀民眾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中,慶祝海軍成立76周年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開放活動拉開序幕。
此次開放活動統一組織了部分學生、駐津官兵、市民等各界人士登船參觀。
一批參觀者剛剛登船,就有小朋友問“這個船上有炮嗎?停了什麼樣的飛機?”
講解員汪敏敏回答他:“我們船上沒有炮,停的飛機也是救護用的直升機,可以說這是一艘沒有武器的軍艦。”
沒有武器的遠洋軍艦
舷號866的“和平方舟”號醫院船,2008年入列,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世界首艘制式萬噸級醫院船,主要負擔戰時海上傷員醫療救護與後送,平時為我駐島礁居民和部隊官兵巡診、執行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重大災難應急醫學救援和對外軍事醫學交流與合作等任務。曾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2019年,中宣部授予該船“時代楷模”稱號。
汪敏敏2021年來到“和平方舟”,她介紹道:“‘和平方舟’主平台醫療區分為5層,共設有18個科室、300多張床位,可開展普外科、骨科、婦產科、五官科等各類檢查治療,完全達到了三甲醫院的標準。此外,船上還可以攜帶1架艦載救護直升機,具備快速前出應急救護能力。”
她認為,“和平方舟”與其他艦艇只是作戰任務的分工不同。不同於作戰艦艇上的艦炮、導彈、艦載機,“和平方舟”上搭載的是磁控膠囊胃鏡、靜脈全麻機器人、超聲乳化儀等2600多套設備,還有遠程醫療會診系統。這是“和平方舟”的“武器”。
“不管是不是作戰艦艇,不管是船員還是軍醫,忠誠使命,英勇善戰,建功海洋,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講起自己的職業,汪敏敏面露微笑,“作為一名中國海軍,我很自豪。”
守護生命的溫柔翅膀
同樣擔任講解員的徐浩,是船上保障全船人員健康的軍醫。每一次介紹科室和醫療設備時他都熱情不減、滿臉自豪。
當被問到“是不是因為這些先進的儀器,才能讓手術在風浪中也能平穩進行”時,他回答道:“不是的,船上的儀器與陸地醫院裡的一樣。緊急情況下在海面進行手術,主要依靠我們專業醫生過硬的技術能力來抵禦船體晃動對手術的影響。”
“和平方舟”每次任務都會調配來自海軍軍醫大學、解放軍總醫院等頂尖醫療機構的專家教授,他們實戰經驗豐富,完全可以代表我們國家的醫療技術水平。“我們之前就遇到過一次在海上救援的緊急情況。”徐浩介紹道,“那是執行‘和平使命-2023’任務的時候,我們在抵達基裡巴斯之前,大使館通知我們有一位漁民意外受傷,小腿開放性骨折。當時我們臨時調整航向,把他接到船上進行緊急手術治療,最後保住了腿,保住了命。”
“後來,2024年我們在上海舉行艦艇開放活動的時候,這個漁民所在的船運公司還特地來到船上表示感謝。”
“我想,就是因為我們中國海軍擁有‘走出去’的力量,才讓我們有能力去救助身處海外的中國同胞和各國友人。”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自入列以來,以“和諧使命”任務為主要載體,先後出訪5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人道主義醫療服務,航程31萬餘海里,航跡遍及3大洋6大洲,治療37萬餘人,用人道主義關懷、救死扶傷的真誠行動,傳播友誼,傳遞關愛。
徐浩說,今天一位來參觀的老兵說了一句話,讓他特別觸動,“沒想到現在我們的海軍除了作戰厲害,也能像溫柔的翅膀一般守護著生命。”
“走出去”的“中國處方”
這次回到天津,讓擔任引導員的張康想起“和諧使命-2024”任務中停靠貝寧的那次。在大雨裡,華人華僑合唱《歌唱祖國》,和貝寧當地人一起揮舞著五星紅旗,歡迎“和平方舟”的到來。在甲板通道處看到這樣的場景,船上的官兵都不自覺地熱淚盈眶。
“船靠碼頭提供醫療服務期間,在駕駛室值班時能看到來看病的人排成長隊,根本不能用多少米來形容,是看不到尾在哪裡。”張康說,“有些當地老百姓就在排隊的地方過夜,等我們第二天早上開診。”這種無比的熱情反映出的是世界各國人民對我們國家醫療技術的信任和服務的認可。當拿著醫生處方的當地老百姓,學著用蹩腳的中文對他們說“感謝中國海軍”時,張康更深刻地認識到,從這條船上開出的早已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醫生處方”了。
“船上的同志們,跟‘和平方舟’一樣,都是身兼數職。”講到他的日常工作時,張康這樣說,“我是負責航空保障的,2015年上船以來,所有崗位基本都幹過。儀仗隊、軍樂隊都是從我們這些普通船員中挑選出來,專攻精煉組成的隊伍。”
“和平方舟”停靠的每一站,都會積極與外國民眾和官兵開展文化聯誼,向到訪國展示書法、茶藝等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組織醫療和文化聯誼分隊深入當地學校、村莊、殘障中心、敬老院等進行健康宣教活動,引發情感共鳴。身兼數職的“大白船”已經成為各國民眾心中的和平之舟、生命之舟、友誼之舟、文化之舟。
不靠武力征服,而是用溝通和大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傳遞和諧世界、和諧海洋理念。用守護生命與和平的雙手,開出一張張“中國處方”,不僅醫治了世界各國的患者,更充分彰顯中國軍隊維護海洋和平、履行國際義務的信心和善意。
來源:中國軍網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停靠在天津濱海新區國際郵輪母港。

天津市民登船參觀。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官兵為參觀人員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