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流昌(中評社 海涵攝)

研討會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海涵)前香港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部長楊流昌15日在京參加北京涉台研究聯席會議第十三次研討會。在發言中,他從歷史、法理和現實三個維度對台灣問題的本質加以釐清,並闡釋了當前紀念台灣光復的時代意義。
楊流昌指出,80年前的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公會堂正式受降並接收台灣,結束了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回到祖國懷抱。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勝利成果,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歷史豐碑。
“然而,80年後的今天,美國當局及其在台機構竟公然歪曲《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律文件,炒作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謬論,企圖為‘台獨’分裂勢力撐腰打氣。”楊流暢認為,這種罔顧歷史、踐踏法理的行徑,不僅是對中國人民的歷史挑釁,更是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嚴重破壞。
台灣光復的歷史與法理鐵證不容篡改
楊流昌表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3世紀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派船隊抵達台灣;宋元時期,中央政府設立澎湖巡檢司,正式行使行政管轄權;明清兩代,台灣納入府縣體系,成為中國東南海疆重鎮。1895年,日本通過甲午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強行竊取台灣。此後50年間,台灣同胞從未屈服於殖民統治,先後發動霧社起義、羅福星抗日鬥爭等上百次反抗運動,用鮮血證明台灣人民始終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楊流昌說,1943年《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波茨坦公告》第八條進一步強調:“《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島、北海道、九州島、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同年日本簽署《終戰詔書》,明確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從法律層面看,《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作為二戰期間同盟國達成的國際協議,具有無可辯駁的法律效力,早已為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楊流昌指出,美國對於《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有關台灣屬於中國的事實從未提出異議。1945年後,美國駐華使領館多次照會中國政府,確認台灣已歸還中國。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前,美國國務院明確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冷戰格局形成,美國出於地緣政治私利,逐步背棄國際承諾,通過《與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等國內立法和規則,縱容“台獨”分裂勢力,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假象。這種出爾反爾的行為,不僅違背國際法基本準則,更是對中國人民感情的嚴重傷害。
美國正試圖通過“法理操弄”構建“台灣地位未定”敘事體系
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公開宣稱“《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未決定台灣最終地位”。楊流昌指出,這種論述本質上是試圖否定中國對台灣的主權,為其干涉中國內政製造借口。這種謬論的荒誕性在於:
第一,它完全違背歷史事實。從《開羅宣言》到日本投降書,所有法律文件均明確台灣歸屬中國。美國若真“尊重歷史”,就應承認自身簽署的文件效力,而非選擇性失憶。
第二,它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核心是反對侵略、維護國家主權完整。美國炒作“台灣地位未定”,實質是企圖顛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體系,為“強權即公理”的叢林法則招魂。
第三,它直接威脅台海和平穩定。近年來,美國不斷加大對台軍售,派遣官員竄訪台灣,甚至計劃將台灣納入“印太戰略”框架。這些行為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助長了“台獨”分裂勢力的囂張氣焰。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對台軍售額較前三年增長150%,其中包括“魚叉”導彈、“愛國者”系統等進攻性武器。此類行徑無異於火上澆油,將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
楊流昌強調,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正試圖通過“法理操弄”構建“台灣地位未定”的敘事體系。例如,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辦公室曾發布報告,聲稱“《開羅宣言》僅為意向性聲明,不具約束力”。這種論調完全無視國際法中“條約必須信守”的基本原則。事實上,《開羅宣言》作為多邊條約,其法律效力已被《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條、第53條明確認可。美國若執意曲解,只會暴露其霸權邏輯下的雙重標準。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堅定捍衛國家統一的路徑
楊流昌認為,面對美國的挑釁和“台獨”分裂勢力的冒險,我們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為指導,從歷史、法理和行動三個層面凝聚共識、強化舉措:
第一,以史為鑒,築牢思想根基。要深入開展台灣問題歷史教育,通過挖掘《開羅宣言》原始檔案、日本投降文獻、台灣同胞抗戰史料等,用鐵證駁斥歷史虛無主義。例如,台灣光復初期,陳儀將軍代表中國政府接收台灣,台灣同胞自發組織“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這些歷史場景印證了台灣人民對回歸祖國的渴望。
第二,以法為盾,強化法治保障。要推動《反分裂國家法》《國家安全法》等法律與國際法形成聯動,明確“台獨”分裂行徑的違法性。例如,針對美國對台軍售,可依據《反外國制裁法》對相關美國企業實施精準反制;針對“台獨”分裂勢力,可依法列入懲戒清單,切斷其與外部勢力的勾連。
第三,以民為本,增進心靈契合。要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通過惠台政策、文化交流、青年互動等方式,增強台灣同胞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例如,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已實現“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全覆蓋,台灣青年創業項目累計落地超3000個。這些實踐證明,兩岸同胞血脈相連,任何分裂行徑都違背民心。
第四,以武止戈,震懾分裂勢力。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捍衛國家主權的鋼鐵長城。近年來,解放軍常態化組織台海方向聯合演訓,精準打擊“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干涉勾連。例如,2024年解放軍“聯合利劍”演習首次納入海警力量,形成“軍警協同”新態勢,充分展現維護國家統一的強大能力。
紀念台灣光復的現實意義:凝聚民族意志,捍衛復興根基
楊流昌指出,當前,台海局勢複雜嚴峻,美國對華戰略圍堵持續升級,“台獨”分裂勢力蠢蠢欲動。在此背景下,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具有特殊現實意義:
第一,銘記歷史警示,認清“台獨”分裂的致命危害。
80年前,台灣同胞用鮮血證明“覆巢之下無完卵”;80年後的今天,“台獨”分裂行徑仍是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脅。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推行“去中國化”政策,篡改歷史教科書,阻撓兩岸交流,甚至迎合日本“終戰”謬論,不承認台灣光復,其本質是企圖割裂台灣同胞的民族認同。紀念台灣光復,就是要讓世人看清“台獨”分裂不得人心、注定失敗的結局。
第二,把握時代機遇,彰顯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今日之中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科技實力顯著提升,國際話語權不斷增強。與80年前相比,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底氣更足、能力更強。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6周年,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紀念台灣光復,就是要凝聚全體中華兒女的力量,共擔民族大義,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第三,戳破美西方謊言,維護國際法治的尊嚴。
近期,美國務院再次炒作“台灣地位未定論”,甚至公然邀請台灣地區參加所謂“全球民主峰會”。這種顛倒黑白的行徑,既是對歷史真相的公然羞辱,也是對國際法的肆意踐踏。紀念台灣光復,就是要向國際社會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任人擺布的籌碼;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圖謀,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第四,深化融合發展,夯實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
儘管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無法割斷。今年前三季度,兩岸貿易額突破3000億美元,台商赴大陸投資同比增長18%,生動詮釋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紀念台灣光復,就是要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讓台灣同胞共享民族復興的榮耀與尊嚴。
楊流昌表示,80年前,台灣光復標誌著中國人民洗刷了百年國恥;80年後,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實現完全統一。美國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調不過是廢紙一張,動搖不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更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洪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楊流昌強調,台灣問題的本質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問題。讓我們以史為鑒、團結一心,共同揭穿美國霸權邏輯的虛偽面紗,為推進祖國統一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