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門洪華:亞太局勢變動不居 應關注三大問題

2025-10-05 00:09:01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門洪華在香山論壇上發言(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記者 陳思遠)9月18日下午,在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上,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門洪華就亞太地區安全形勢發表觀點。他指出,儘管30餘年來亞太成功規避“歐洲的過去是亞洲的未來”的預判,保持基本穩定並以對話協商為解決分歧的主流方式,但近期地區局勢的多重變動,正為安全格局注入更多不確定性。

  當今世界正在步入地緣政治的時代,亞太保持穩定具有重要的指向意義。門洪華認為,“變動”是亞太安全局勢的顯著特徵。一方面,亞太地區多國政局發生巨變,地區合作與發展進程遭遇衝擊,各大力量加速調整對外戰略;另一方面,更多外部及內部力量介入亞太安全事務,美國盟伴關係、中國戰略夥伴關係與東盟對話機制三大合作框架並存,讓這一地區的安全變得“擁擠”。其中,美國盟伴機制可能引發的陣營化趨勢需警惕,北約的亞太轉向是否深化,已成為影響地區安全的潛在挑戰點。

  在剖析亞太安全現存問題時,門洪華梳理出四大“傳統難題”:其一,大國博弈日趨複雜激烈,美國推動的對華戰略競爭走向不明,特朗普“2.0 政策”是持續擴張還是有所退縮有待觀察;其二,地區既有的熱點問題未獲解決且新增不穩定因素,發酵態勢明顯;其三,地區安全治理機制效率不足,安全格局碎片化加劇,導致戰略信任缺失;其四,安全理念分歧嚴重,儘管普遍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及中國倡導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全球安全觀等理念為地區貢獻智慧,但對抗性安全理念仍未減少,大國競爭回歸帶來多維度挑戰。

  除傳統難題外,門洪華認為三大“新現象”同樣值得關注。一是特朗普“2.0政策”的不確定性,其慣用的加征關稅、“退群”手段若與安全霸權訴求結合,將對亞太穩定形成全面衝擊;二是泛安全化、過度安全化趨勢加劇,導致地區戰略分歧擴大;三是各國戰略自主意識顯著提升,全球南方力量壯大等趨勢,正對霸權行為形成一定制約,例如在烏克蘭危機未解決背景下,可抑制美國在亞太挑起新危機的衝動。

  面向未來,門洪華指出,有三大焦點問題需重點關注。首先是特朗普“2.0政策”走向,包括是否繼續擴張小多邊安全合作機制,以及美國盟伴及其他國家面對關稅戰能否與美國拉開距離,形成制衡美國衝擊的戰略;其次是各國戰略自主的發展態勢,戰略自主是國際政治普遍現象與各國必然追求;最後是亞太戰略穩定問題,核穩定、大國關係穩定、制度框架穩定是地區戰略穩定的基礎條件,而當前亞太的核穩定在遭受衝擊,大國關係的不穩定風險也有所加大,因此制度框架的競爭性和對抗性都在增強。

  門洪華最後總結,亞太安全總體保持穩定,但危機風險已明顯上升。烏克蘭危機後,亞太是否會成為新的安全引爆點,需要地區各國秉持負責任態度,審慎制定戰略決策。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