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記者 盧哲)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近日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賴清德在8月15日所發表的言論,根本目的是要傳播其錯誤的歷史觀,宣揚其“台獨”理念與主張。賴清德的“媚日”言論與立場的危害性極大,誤導社會輿論、毒害台灣民眾,喪失自我立場、出賣台灣利益。
嚴安林是大陸知名涉台學者,長期從事台灣政治、社會與海峽兩岸關係研究,著有相關論著數百篇。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0周年紀念日。賴清德8月15日在社交平台發表所謂紀念文章,全文避談抗戰勝利,僅以“終戰”代替,只字未提對日抗戰,亦未出現日本戰敗投降等字眼,招致各方質疑和批評。
嚴安林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談到,賴清德在8月15日所發表的這個言論,根本目的無非是要傳播其錯誤的歷史觀,宣揚其“台獨”理念與主張。在8月15日這樣特別的時刻——尤其是今年的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更是台灣光復80周年。在這三個80周年的特殊時刻,賴清德發表這樣的言論,無疑是對中華民族的背叛,對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背叛,是赤裸裸的“漢奸”言論。
嚴安林指出,賴清德的言論被包括台灣輿論在內的多方批評,可以從三方面看:
一是賴清德的言論是對抗戰先烈的褻瀆與背叛。無論是從1937年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算起,還是1931年“九一八”抗戰算起,或者從1895年日本吞並台灣、台灣民眾奮起抵抗計算,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多少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前赴後繼,英勇犧牲,才取得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賴清德不僅不給予肯定,連“抗戰”等字眼都不提,反而以“終戰”代替。這是什麼史觀?什麼立場?
二是賴清德的言論喪失了台灣人的立場。自1895年以來,多少台灣先賢先烈奮起抵抗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拋頭顱、灑熱血,最終贏得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而自認為“愛台灣”的賴清德卻是沒有一句話給予重視、肯定與弘揚,而是冷視、無視甚至漠視,完全站在日本右翼立場來對待。
三是賴清德的言論表明其是一個不稱職的台灣地區領導者。嚴安林說,作為台灣地區領導者,理應站穩政治立場,站在台灣民眾利益的一邊,堅定捍衛台灣民眾的利益。但從賴清德這次的言論,人們大可懷疑其立場是日本右翼的立場,也不是日本人的立場,而是“皇民化”的立場,難怪有人懷疑賴清德是“皇民的後代”。真的是“德不配位”!
嚴安林從史實角度分析指出,台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成就,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組成。
首先,海峽兩岸自古以來便成為了一個命運與共的共同體,台灣同胞抗日運動是中國抗戰史的重要組成。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被迫割讓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在海峽兩岸中引發了強烈憤慨和爭議,掀起了反割台、反和約的愛國救亡運動。
其次,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台灣同胞真切支持祖國大陸的抗戰進展。包括1940年各抗日團體聯合組成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李友邦領導台灣義勇隊和台灣少年團等,協助祖國抗戰工作。同時,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日本強征參與對大陸作戰的台灣同胞中有不少人陣前起義、投誠祖國,參與祖國抗日工作。可以說,台灣同胞為中國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近代後台灣民眾抗日鬥爭行動與大陸同胞的抗日戰爭共同了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歷史脈絡。
第三,台灣光復標誌著台灣回歸中國、中國領土主權實現了基本統一。1945年10月25日日本受降儀式完畢後,時任國民政府代表陳儀宣告:“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這一事實,受到了包括《開羅宣言》、《波茲坦公告》等權威國際法文件的清晰確立和有效保障。
嚴安林指出,賴清德此次的說法,就是其一貫“媚日”立場的表現。
嚴安林表示,賴清德的“媚日”言論與立場的危害性極大,主要表現在:一是誤導社會輿論,毒害台灣民眾。在台灣絕大部分媒體掌握在民進黨手中、民進黨有接近40%基本盤的背景下,賴清德錯誤言論的負面影響不小,對社會輿論的錯誤引導不容低估。
二是傳播錯誤史觀,誤導台灣青年。作為民進黨主席與台灣地區領導者,其錯誤史觀與“媚日”言論,不僅僅是其個人的,而且已經貫徹與落實到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特別是相關的教材中,貽害台灣青少年,流毒不淺。
三是喪失自我立場,出賣台灣利益。為了對抗中國大陸,為了抵制大陸的兩岸融合發展政策,為了經濟上、社會交往上與大陸“脫鈎斷鏈”,自上台伊始,賴清德就不斷地勾連日本、美國等國際反華勢力,加緊融入所謂“自由、民主價值鏈與產業鏈”,甚至不惜出賣台灣經濟利益。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隆重舉行紀念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國民黨抗日老兵將受邀參加相關活動。同時大陸也將舉行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
對此,嚴安林認為,相關動作所釋放的信息相當清晰,主要可以從三方面來看:一是只要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為抗戰做出貢獻的人民,無論什麼黨派,無論現在身在何處,都是值得肯定的,理應獲得鮮花和掌聲,歷史和人民都不會忘記,抗戰精神是全民族的共同財富。
二是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先鋒,是中流砥柱,中國國民黨也是抗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國共兩黨都為中華民族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三是回顧歷史是為了展望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全體中華民族共同來織夢、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