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溫天鵬答中評:台灣依賴美國無異於經濟自殺

2025-08-20 00:46:57
北京科技大學講師、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博士溫天鵬(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20日電(記者 段曉魯)台官方8月8日證實,台灣出口至美國部分產品將在原有關稅基礎上疊加20%對等關稅。對此,北京科技大學講師、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博士溫天鵬接受中評社採訪,他表示,台灣方面應當通過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強化台灣產業韌性,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單邊依賴美國無異於經濟自殺,必須開拓大陸、歐洲及東南亞市場,融入RCEP等區域整合框架。

  溫天鵬表示,美國對台灣地區徵收的“20%+N”迭加關稅正將台灣地區經濟推向前所未有的困境。從半導體到傳統製造業,從高科技巨頭到中小企業,這場關稅風暴正在深刻衝擊台灣的經濟命脈。眾所周知,台灣地區經濟高度依賴對外出口,目前美國已經成為台灣地區第二大的出口市場,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節點,台灣的主要出口產品是計算機芯片及其相關電子組件。台灣同時也是金屬工具、不銹鋼板的重要出口地區,並且是全球第三大金屬扣件供應地。根據台灣2024年對美出口統計,目前20%對等關稅直接影響的是台灣的傳統製造業,包括電子業、工具機、金屬加工等產業為對美出口大宗商品的主要產業,預計受影響最大,我們已經看到台灣中南部的五金業者紛紛叫苦連天。20%的關稅將會重創台企價格優勢,對中小業者衝擊更大,恐引發市場流失。在對等關稅20%之外,還須加上該貨品原有的最惠國(地區)稅率(MFN稅率)及任何反傾銷或反補貼稅,因此實際稅率可能超過20%。根據彭博模型的估算,若新關稅政策正式實施,台灣對美出口將減少約63%,實際等於GDP會收縮約3.8%。

  溫天鵬亦表示,“20%+N”叠加關稅加上新台幣大幅升值,未來台灣可能繼續“失血”,島內相關產業將受重創,島內經濟動能極大概率面臨全面熄火的危機。而台灣地區企業還要面對來自日韓的激烈競爭,日本和韓國在此次美國掀起的“關稅戰”中都獲得了15%的優惠關稅,這意味著在同樣的產品競爭中,台灣企業要承擔額外5%的成本劣勢。對於利潤微薄的傳統製造業來說,這5%的差距足以決定下相關企業的生死存亡。高關稅將迫使台灣出口商改以第三地轉口貿易降低關稅成本,例如關稅相對較低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成為替代出口據點。

  “即便台積電已宣布赴美高額投資,台灣地區仍無法逃脫美國的高關稅壓榨”,溫天鵬說,未來民進黨當局出於“倚美謀獨”“親美抗中”的立場出發,很可能繼續更大規模的讓步和妥協。首先是被迫大量進口美國的農產品和工業產品,這將對台灣地區的農業和製造業造成嚴重衝擊。美國的農產品大量進口將擠壓島內農民的生存空間,工業產品的進口更是直接威脅到台灣地區製造業的市場份額。同時,民進黨當局還可能承諾對美國進行更多巨額投資,據島內傳言這個投資金額高達3000多億美元,約等於台當局四年的“總預算”12萬億元新台幣,這對於普通台灣民眾來說,將是一個沉重得難以承受的負擔。

  溫天鵬稱,賴清德當局上台後,相比過去的蔡英文當局“跪舔美國”有過之而不及,對美國極盡諂媚之能事,對美經貿談判毫無戰略自主性,對兩岸關係更是採取對抗姿態。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要求提升防務預算,賴清德積極配合,甚至主動提供武器採購大單,針對美國推動台積電等廠商擴大在美投資、“掏空榨乾台灣”的做法,民進黨當局不僅沒有維護台灣民眾切身利益,反而賴清德對美國的過分要求照單全收。但其“親美抗中”“舔美賣台”的惡劣行徑並沒有換得美國的垂憐,反而讓美國更加予取予求、得寸進尺,毫無疑問是對賴清德當局“親美抗中”政策扇了一個響亮耳光。可以看到,台灣地區已經完全失去了與美國對話談判的能力和籌碼,只能被動接受特朗普政府的各種苛刻條件。對比民進黨一方面在事關島內民生福祉政策方面不斷“哭窮”,另一方面卻在對美投資和軍購上毫不手軟,這完全暴露了民進黨當局的虛偽面孔和錯誤施政策略。

  溫天鵬認為,民進黨當局長期奉行“逢中必反”“親美抗中”政策,賴清德當局完全依附於美國,特朗普正是看准了這一點,才敢對台灣“予取予求”。特朗普充分利用了台灣地區對美國的依賴心理,為所欲為提出各種苛刻條件。民進黨一直寄望借助美國的力量實現“台獨”,但美國只是將台灣成為刺激和牽制中國大陸發展的“棋子”。當操弄台灣問題不符合美國當前利益時,美國將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台灣。例如近期在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下,賴清德被迫取消了原定在前往拉美途中過境紐約和達拉斯的計劃,並考慮將美台防務談判降級。由此再次證明台灣不過是美國手中一枚可用可棄的棋子。近年來,島內的“疑美”“厭美”聲音甚囂塵上,這次“關稅戰”則進一步加深了台灣民眾對美方的不信任感。

  溫天鵬指出,未來台灣能否透過技術升級、市場多元化與國際合作化解關稅壓力,將決定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定位與持續影響力。當前台灣工農業者已在關稅重壓下掙扎,但他們的呼聲卻被綠營側翼的“資訊繭房”淹沒。民進黨當局如果繼續搞“黑箱談判”、迴避兩岸對話,只會將台灣拖入更深的孤立。因此,台灣方面應當通過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強化台灣產業韌性,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單邊依賴美國無異於經濟自殺,必須開拓大陸、歐洲及東南亞市場,融入RCEP等區域整合框架。唯有打破政治心結,重啟兩岸經濟合作,主動融入區域整合,才能在危機中尋得生機。這不僅是經濟選擇,更是關乎台灣未來的生存發展。

  溫天鵬續指,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美國的關稅大棒壓得台灣喘不過氣來,島內有人不禁想起15年前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儀(ECFA),大陸方面給予台灣貨物優惠關稅的項目多於台灣方面,如今與美國的重稅相比,台灣內部又懷念起大陸當年的讓利。台灣如果早日積極與大陸推進經貿融合發展,肯定不至於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台灣民眾和各界有識之士應當團結起來,積極維護自身利益。20%的對等關稅一旦成為現實,台灣方面可考慮加大對祖國大陸的出口以彌補損失,企業也需要重新調整全球生產布局,部分企業或將部分產能或供應鏈重新轉回祖國大陸,借由政策補貼與基礎建設彌補關稅劣勢,重建風險分散策略。在當前大陸努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紅利對全球都極具吸引力,未來大陸將進一步完善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積極引導台商台企的發展聚焦於國家重大規劃,凝聚台商台企已有產業、人才優勢,推動台商台企更深融入大陸產業鏈,協助台商台企在大陸市場找到新的、更大的合作空間,讓台胞台企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和成果。期待台灣當局早日“懸崖勒馬”,本著維護島內民眾的民生福祉出發,積極回應大陸釋出的充分善意,共同抵禦特朗普掀起的全球關稅風暴。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