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鄭劍答中評:美征高關稅 台當局施愚民政策

2025-04-27 00:45:06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鄭劍(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記者 海涵)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鄭劍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指出,賴清德面對美國高關稅的種種表態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他認為,台灣現在特別需要沉默的大多數出來發聲,要喚醒更多民眾戳破賴清德的嘴臉,這樣兩岸關係才能走入正軌,台灣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日前,美國宣布對中國大陸加征145%關稅。儘管台積電已經承諾對美追加投資1000億美元,美仍宣稱要對台加征32%關稅,引發島內各界嘩然,抨擊民進黨當局吹噓與美關係“堅如磐石”,結果遭遇“背刺”。賴清德稱,不會對美進行關稅報復,將採取加大對美採購及投資等措施,並稱要把“吃苦當作吃補”,被批“對美投降”“掏空台灣”。

  鄭劍就此指出,賴清德的表述是一種典型的“愚民政策”。台灣老百姓期待和平安定、生活得到不斷改善、台灣經濟不斷發展,但這些賴清德都沒有做到。賴清德自己搞砸了事情,反倒讓台灣老百姓將“吃苦當作吃補”,這不是愚民政策又作何解釋?

  鄭劍分析,賴清德走到“愚民”這一步實際上也是走投無路的一種表現。民進黨號稱“民主進步”,但賴清德上台以後的種種行徑哪一條體現了“民主進步”,他在島內製造綠色恐怖打壓異己、驅逐陸配致使百姓妻離子散、將網紅“八炯”這樣品質的人奉為“座上賓”讓台灣年輕人去學習……鄭劍指出,台灣現在特別需要沉默的大多數出來發聲,要喚醒更多民眾戳破賴清德的嘴臉和困獸猶鬥的行徑,這樣兩岸關係才能走入正軌,台灣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談及在美國發起的關稅戰之下,兩岸之間有哪些可以合作的空間,鄭劍指出,我們看待問題應該回歸常識。台灣是在特朗普所設想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體系里能維持其發展優勢,還是依托祖國大陸作為自己最重要的經濟腹地更有利,這個賬算起來是非常簡單的。長期來看,台灣一直走的都是第二條路。如果台灣非要走第一條路,那在美國發起的關稅戰中他就只能出賣自身利益。台灣若是將自己放置於以美國為優勢的經濟架構之下,最後的結果就是“台灣會被美國吞並”。在特朗普政府中有影響力的高官,他們的普遍看法就是“中國統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們認為要在中國統一之前盡可能地敲詐台灣,並且不能把完整的台灣交給中國大陸。

  對於祖國統一,鄭劍一直持樂觀態度。他表示,在漫長的反“獨”促統的過程中,14億中華兒女的意志是一致的、堅決的、堅定的。當前,大陸已經在塑造統一了。他認為,“塑造統一”與過往的“反獨”有很大區別。過往的“反獨”就是“你挑釁,我反制”,最後雙方回到現狀;而今則是,“台獨”挑釁一次,統一向前進一步。

  鄭劍也認為,“絕不承諾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句話更多是在和平統一的希望很大的條件下去說的。當前,在“台獨”分裂勢力如此囂張的情況下,僅僅去講“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句話是不夠的。我們現在應該講“不放棄和平的努力,只要和平有一線希望,我們就繼續進行和平的努力”。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