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和平與安全研究所所長朱中博發言。(中評社 陳思遠攝)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郭至君)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智庫基金會日前在北京記者站召開了以“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國政策分析與展望”為主題的思想者論壇,多位美國問題研究專家齊聚一堂,對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國內政外交諸多方面進行了評析與展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和平與安全研究所所長朱中博對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國對台政策進行瞭解讀。
朱中博稱,分析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美國對台政策,需要比較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時期的對台政策。總體來說,美國的對台政策,是放在對華關係大框架內展開的。而美國近年來的對華關係則又放在所謂“大國戰略競爭”框架下展開。從特朗普第一任期開始,經由拜登四年,再至特朗普2025年重返白宮,美國將中國視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的做法不僅沒變,反而在加強。因此,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美國的全球戰略不會放棄聚焦遏壓中國,在此框架下延續並變本加厲“以台制華”,在台灣問題上“玩火越線”,加緊榨幹台“剩餘價值”,台海局勢難以風平浪靜。但美國的對台政策也存在明顯“兩面性”,美方深知中方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與強大能力,不願意也不敢在台海陷入中美大國衝突,更不願為“台獨”分裂勢力火中取栗。
一、特朗普第一任期對台政策充滿危險性冒進
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所謂的“特蔡通話”。2016年12月初,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不久即與蔡英文通電話並稱呼蔡的偽官號,成為1979年以來美國當選總統首次與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通電話,受到國際社會強烈抨擊。
二是持續掏空美國的“一中政策”,公然添加所謂的對台“六項保證”定語。2020年“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網站公布1982年對台“六項保證”解密電報,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史達偉等人亦妄稱對台“六項保證”至今有效。這使得美國的“一中政策”由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作定語,蛻變為套上美國單方面搞出來的對台“六項保證”(及“與台灣關係法”)等錯誤定語,凸顯美國立場倒退和背信棄義。
三是對台大賣軍火。特朗普第一次執政四年就創下冷戰結束後美國六屆政府(包括拜登政府,其中克林頓和小布什政府分別為8年任期)對台軍售金額最高紀錄,4年內共計11次對台軍售、總金額超183億美元。尤其是2020年,特朗普上演任內“最後瘋狂”,一年內6度對台軍售、金額達118億美元,台灣島內也吹噓當年是對美最高軍購年。
四是簽署多項涉台惡法。包括2018年簽署“與台灣交往法案”,2020年簽署“台北法案”等。相關法案或為美台政治交往“鬆綁”,或公然阻撓其他主權國家同中國發展正常的國家關係。美國行政當局以往制衡國會在台灣問題上冒進的作用,在這一時期也大幅削弱。
五是美國竄台政客級別持續突破。2020年8月,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竄台,號稱1979年以來竄台的美方最高層級政府閣員。該年9月,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台,為1979年以來美國國務院竄台最高級別官員。短短一個月,特朗普政府不斷進行政治挑釁“表演”。
總體上看,特朗普1.0時期的最後一年在台灣問題上挑釁動作尤為密集瘋狂。不過,特朗普也對台灣問題的敏感性、複雜性有所認識,並非不知紅線所在和其中利害深淺。曾在特朗普政府時期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在2020年就提到,特朗普很不喜歡台灣,並且稱特朗普視大陸為“辦公桌”、台灣不過是“筆尖”。
二、拜登政府延續特朗普做法,錯上加錯,打“台灣牌”妄圖花樣翻新
突出的惡劣表現如下。一是持續虛化掏空美國“一中政策”。拜登政府頻頻在政策表態中將“與台灣關係法”置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前,並且將對台“六項保證”及“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作為“一中政策”新定語。
二是大幅打破美台政治互動禁忌。時任議長佩洛西等美國政客竄台,蔡英文也“過境”竄美並會見美國國會時任眾議長麥卡錫。
三是強化“武裝台灣”,使美國“以台制華”邁向“毀台制華”。拜登任內19次對台軍售、總額超83億美元,刷新美國單屆政府對台軍售次數最多記錄。
四是加強經濟科技等領域勾連,服務美國“競贏中國”戰略。美國拉攏台灣地區與日、韓組建所謂“芯片四方聯盟”(CHIP4),並威逼利誘台灣地區半導體企業赴美投資設廠。
五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挑戰聯大第2758號決議。拜登政府部分官員居心叵測,妄稱聯大第2758號決議“未解決台灣及台灣人民在聯合國體系代表權的問題,甚至壓根就沒有提到‘台灣’兩個字”,借此炒作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
六是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妄圖擴大“以台制華”逆流。拜登政府時期,美國與日、歐等盟友密集在各自國家安全、外交戰略或涉華政策文件、政府領導人講話中強調所謂“關切”台海和平穩定,聲稱反對以武力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美國與日、澳等盟友還加緊開展針對性軍演及軍事布局,擺出加大干涉台海事務、阻撓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的架勢。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煞有其事地派軍艦過航台海並刻意炒作。
三、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後2個多月的言行,顯示美國“空(掏空)台制華”“毀台制華”的取向愈發突出
朱中博指出,特朗普二次上台後,未能在美國的“世界觀”“中國觀”方面糾偏。美國持續以“大國戰略競爭”框架看待中國、定位中美關係,將中國視為“威脅”,加碼推進“以台制華”,2個多月來已有多項錯誤舉動。
一是特朗普政府仍有心打“台灣牌”。2025年2月26日,特朗普在任內首次內閣會議前談話中表示,美國會同中國保持非常良好的關係,但中國仍是“競爭對手”。針對可能涉及阻止大陸“武統台灣”或美國“協防台灣”問題,特朗普在大選期間及迄今都拒絕向拜登那樣明確表態“協防台灣”,維持“戰略模糊”,只表示不希望發生台海衝突。但特朗普曾表示,台海局勢“棘手”,因為台灣地區距離美國9000英里。魯比奧2025年1月在美國國會參議院關於其國務卿提名聽證會上稱,中國是美國從未曾遇到過的“最強大和危險的並駕齊驅對手”,在技術、工業、經濟、地緣政治、科學等各領域都是“競爭者”甚至“對手”,妄稱要設法在兩岸間造成“力量平衡”(equilibrium),否則美國將在2030年之前面臨應對台海衝突的前景。但魯比奧也深知美中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認為中美對抗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中美都應避免這種局面。在2025年1月24日與王毅部長通話時,魯比奧表示美方不支持“台灣獨立”,希望台灣問題以海峽兩岸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和平解決。
二是進一步虛化美國“一中政策”,發出錯誤政治信號。魯比奧表示美方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話音落下不久,2025年2月13日,美國國務院網站就更新“美台關係事實清單”,删除“不支持台獨”等表述,並強調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包括適當情況下成為其成員”,再次在“一中”立場上倒退和言而無信。3月中下旬以來,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霍布斯、阿拉斯加州州長鄧利維等人前後腳竄台。未來,美內閣高官亦可能竄台。美國國會某些不安分守己的議員也會在與台勾連方面不消停,通過推出涉台惡法、竄台、大放厥詞及與賴清德當局互動等,搞各種拙劣“政治表演”。
三是繼承拜登政府政策“遺產”,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2025年2月以來,美日聯合聲明、美日韓外長會、七國集團外長會聯合聲明均妄稱,反對以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或表示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美國“約翰遜”號驅逐艦、“鮑迪奇”號海洋測量船等2艘艦船於2月10日至12日穿越台灣海峽,這是特朗普“二進宮”後美國有軍艦首次過航台海。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軍艦也陸續過航台海並炒作。
四是醞釀大規模軍售,進一步“武裝台灣”,危害台海和平穩定。特朗普二次上台前就多次稱應向台收“保護費”,直言“黑幫是收保護費的”,強調台灣地區“軍費”應增至經濟總量的10%。民進黨當局“賣台媚美”,表態稱要將“軍費”提高至島內經濟總量的3%以上,2024年底迄今幾度爆出醞釀70億—100億美元甚至150多億美元的對美軍購消息。多方信息顯示,美台正就大規模軍購案緊張接觸。美國還繼續推動對台軍訓、軍援等項目。今年2月21日台灣當局“漢光41號”所謂“高階幹部圖上兵推”現場出現美國“印太司令部”海軍陸戰隊現役少將巴格倫桌牌。2月底,特朗普政府解凍53億美元“援外資金”,其中包括8.7億美元的對台軍援。此外,“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穀立言3月接受島內媒體採訪時稱,台海若現危機,全球至少10%GDP受波及,影響程度超過二戰,借此為美國干涉台灣問題找借口。穀立言還稱美國正加快向台交付“不對稱作戰”相關軍備,烏克蘭危機結束後,美國預計將重新聚焦台灣防務需求。
五是逼迫台灣當局在能源、半導體、農產品等領域大規模對美“輸血”。與拜登政府一樣,特朗普政府也緊盯島內半導體產業。特朗普在選舉期間及二次上台後,多次抱怨台灣“偷走”美國芯片生意,表示“要奪回來”。3月3日,特朗普與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在白宮宣布,台積電在原有650億美元對美投資基礎上新增1000億美元投資,號稱是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3月20日,台灣“中油”公司與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簽署“阿拉斯加天然氣買賣暨投資意向書”,借此為美國推進阿拉斯加LNG開發計劃(該計劃總投資額達440億美元)“出錢出力”,竭力獻媚。
四、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一錯再錯,嚴重損害中美關係,應早日幡然悔悟
朱中博表示,特朗普第二任以來,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諸多越線挑釁做法,助長了民進黨當局“倚外謀獨”的無知猖狂,損害了台海和平穩定。美台勾連挑釁不止,台海亂源難消。
美方錯誤做法對中美關係發展及美國自身利益同樣“有百害而無一利”。美國阻撓不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只會損壞美國政治信譽和美國人民利益,落下破壞亞太與世界和平的罵名。今年1月20日以來,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方已啟用“不可靠實體清單”對美國特科姆公司、搖杆舵公司等10家參與對台軍售或與台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的不良企業,實施制裁,禁止其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及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中國人民解放軍繞島巡航、軍事懾壓已成常態,中國海警也持續開展環台島巡航管控。這些舉措沉重打擊了美台勾連囂張氣焰。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中國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潮流滾滾向前,任何勢力想要抗拒這一潮流都將失敗。台灣是中國的台灣,怎麼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外方干涉。美方應該清醒起來,認清歷史大勢,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兌現美國歷屆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承諾,真正做對台海和平穩定有利的事,真正做對華友好合作和對本國人民福祉有益的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果實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中美等國發表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均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
80年前,中美攜手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打敗了日本等法西斯,捍衛了世界和平。展望今後,中美更有責任攜手捍衛二戰成果。任何勢力膽敢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就是“挑戰國際法理,破壞國際秩序,危害國際和平”,必將碰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