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方錦程:兩岸融斷、和戰對抗升級

2025-04-09 00:09:09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方錦程(主辦方供圖)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記者 盧哲)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共同主辦的“兩岸關係發展態勢與內外影響因素”研討會日前在上海舉行。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方錦程表示,賴清德去年5·20上台後,頑固堅持“抗中拒統謀獨”路線,蓄謀推動“台獨”新論述、新工程,兩岸關係進入全面“冷對抗”。但中國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動權主導權,堅定有力開展反“台獨”、反干涉鬥爭,堅實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不斷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推動兩岸關係克難前行。最突出的一條主線:謀“獨”與遏“獨”較量貫穿始終;最凸顯的兩對矛盾:“融與斷”“和與戰”對抗升級;最需警惕的三大風險:“法理台獨”、美台勾連與國際交鋒。

  方錦程提出,最突出的一條主線:謀“獨”與遏“獨”較量貫穿始終。方錦程表示,賴清德上台後,毫不掩飾“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底色,公然鼓吹“兩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並在多場合以“祖國論”“落地生根論”等包裝兜售“新兩國論”。企圖以“中華民國”借殼上市“台獨”,進一步完善“台灣國家”元素、改變兩岸關係性質,以隱蔽手法、以漸進方式推動“法理台獨”邁出新步伐。其用心更加險惡,挑釁意味更濃,嚴重加劇兩岸緊張局勢。

  大陸充分研判賴清德的“台獨”本性及其謀“獨”意圖,對“賴氏台獨”採取冒頭就打、隨時出手、步步進逼的打擊策略,形成政經軍法一體遏“獨”的高壓態勢。針對賴“就職演講”“雙十講話”的謀“獨”挑釁,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展“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演習,對賴宣揚台獨分裂予以堅決懲戒。2024年6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134個稅目進口產品終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9月再停止執行對台灣34項農產品免征進口關稅政,懲治賴當局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和經濟“脫鈎斷鏈”。2024年6月兩高三部聯合印發《懲“獨”22條意見》,對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總體要求、定罪量刑標準和程序規範等作出明確規定,展現懲“獨”的堅定決心和意志。

  方錦程說,從效果看,我遏“獨”組合拳沉重打擊了“賴氏台獨”的囂張氣焰,賴清德不敢公然叫囂“台獨”,島內民眾清醒認識到不可能“台獨”。但也要看到,賴“台獨”立場絲毫未變、謀“獨”手法更加隱蔽,島內盼“獨”民意不易扭轉、外部助“獨”勢力蠢蠢欲動,兩岸之間謀“獨”與遏“獨”的較量仍將持續,台海緊張局勢短期內恐難緩解。

  最凸顯的兩對矛盾:“融與斷”“和與戰”對抗升級。方錦程認為,一是“融與斷”的拔河角力。面對台海空前緊張局勢,大陸堅定不移推動兩岸交流融合。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馬英九及台灣青年一行,提出“五個共同”“四個堅定”為兩岸關係發展指明方向。大陸增加“小三通”客運航線班次,逐步恢復部分省市大陸居民赴台團隊游,實施台灣“首來族”參觀旅遊景區門票費用減免;舉辦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兩岸中華文化峰會等交流活動;推動大陸高校師生團赴台交流、“滬台雙城論壇”再次入島,獲得兩岸各界熱烈歡迎和廣泛支持。2025年對台工作會議強調“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擴大兩岸人員往來,支持大陸台商台企發展,深化兩岸融合,讓台灣同胞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這再次彰顯大陸推動兩岸交流融合的初心不改、力度不減。

  相反,賴當局罔顧島內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把兩岸交流融合污名為大陸“統戰”,加力築牆織網、拔樁斷流。拒不解除赴陸旅遊“禁團令”,阻撓兩岸客運直航全面恢復,抵制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團隊游;限阻恐嚇台灣同胞申辦大陸證件,要求公職人員簽訂未申領大陸身份證的“具結書”;司法迫害支持兩岸統一的退役將領和到大陸參訪的村里長,威脅馬英九基金會“五年內不得再邀請陸籍人士來台交流”,甚至約談馬英九擬處重罰;要求有關部門禁用DeepSeek,禁止公立學校採購使用大陸資通訊產品;把政治黑手伸進兩岸教育交流專業領域,禁止島內與暨南大學、北航等10所大陸高校的交流合作。近日,賴加大挑釁提出“五大統戰威脅及17項因應策略”,在島內拉下限制兩岸交流“鐵幕”。其以“斷流阻融”逆流對抗“交流促融”大勢、以“關門拒統”邪路迴避“開門向統”正道,是兩岸關係緊張加劇的主要原因,使我“促融促統”面臨重大阻力。

  二是“和與戰”的背道而馳。方錦程表示,大陸一直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而非廣大台灣同胞。但賴清德一上台便加強“台獨武裝”、準備“以武拒統”,宣稱“推動防衛改革、提高防衛預算、充足武器裝備,建構全民防衛韌性”,叫囂“提升不對稱戰力,利用台海周邊海峽與地理環境,建構多層次防禦縱深,向外延伸打擊範圍、向內凝聚聯合戰力”。

  賴上台後已自美軍購近35.6億美元,近期更拋出70至100億美元軍購清單,包含岸防巡航導彈、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火箭系統等進攻性武器。2025年度防衛預算增至6470億元新台幣,創歷史新高;並提出防衛預算升至GDP的3%且年增8%的新目標,重點推動“建構不對稱戰力”“強化防衛韌性”“提升後備戰力”“應對灰色地帶行動”四大項目。賴當局加緊“以武拒統”準備,嚴重破壞兩岸和平穩定、背離島內求和民意,為兩岸關係埋下重大隱患。

  方錦程提出,最需警惕的三大風險:“法理台獨”、美台勾連與國際交鋒。一要警惕“法理台獨”的隱蔽推行。二要警惕美台勾連的實質突破。三要警惕國際爭奪的明槍暗箭。方錦程認為,當前,賴當局有意塑造“中國威脅受害人”“反華抗中急先鋒”“公共產品提供者”形象,加快爭取國際突圍。如暗中勾結美等西方國家“反華挺台”政客議員,抹黑中國形象、擾亂中國外交;拿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大做“文章”,凝聚“反華共識”、推進“反華攻勢”;以芯片等優勢產業利誘西方國家,開展國際收買、爭取國際支持。若處置不當,將擴大兩岸對抗戰場,使我陷入“百馬伐驥”的被動局面。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