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科工複合體的崛起:特朗普政府科技戰略演變與全球影響

2025-04-11 00:06:25
圖1:“軍工複合體”的鐵三角
  中評社╱題:“科工複合體的崛起:特朗普政府科技戰略演變與全球影響” 作者:劉典(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研究員;趙楊博(北京),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科研助理;魯匯智(上海),通訊作者、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後、正高級工程師

  【摘要】2025年1月15日,拜登在其告別演講中表達了自己對於即將到來的下一屆政府“權力危險集中”的擔憂,并且對特朗普政府內部正在形成“科工複合體”發出嚴重警告。當前美國人工智能發展環境,伴隨著特朗普上台履行政治承諾,廢除拜登的人工智能行政令并且同OpenAI、軟銀、甲骨文開啓“星際之門計劃”,同時於 1月23日再次啓動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PCAST),這些行動正不斷加快美國政府內部科工複合體的演進。近年來,美國政府對中國發起的科技競爭,實現了從“貿易限制”向“創新抑制”的戰略轉變,與此同時,一個帶有鮮明特點的“科工複合體”正從“軍工複合體”演化形成。與傳統的“軍工複合體”以企業和個人利益為核心不同,在“科工複合體”內,國家利益是驅動力,形成了由白宮、國會和科技企業共同主導的協作機制。這種結構賦予了複合體一種超越單純經濟動機的戰略視野,使得政府和企業能够更加緊密地合作,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隨著特朗普加強了與硅谷科技領袖之間的聯繫,如埃隆·馬斯克、雅各布·赫爾伯格、大衛·薩克斯等科技行業的領軍人物通過“旋轉門”得以出任政府職位,參與政策制定。這不僅將增強“複合體”內部決策層的技術專長,也使得政策實施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進入 “特朗普政府2.0”時代,中美之間的科技較量將繼續呈現複雜多變的局面。“不變”的是雙方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持續對抗,而“變”的則是不斷演變的合作與競爭模式。在此背景下,美國的“科工複合體”預計將發揮關鍵作用,推動形成新的國際科技秩序,并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更多的風險和挑戰。

  引言

  1944年底,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思考“戰時研發的科學技術在戰後造福社會的巨大潛力”,致信科技顧問范內瓦·布什尋求建議。1945年7月,布什提出《科學:無盡前沿》報告,提出重視基礎科學研究,政府撥款資助科研項目,設立國家研究基金會等,這使得美國在當時形成了基於政府、工業、學術界的創新三角,加快了美國在全球科技領域占據領先的進程。上世紀60年代,基於美國的科技政策的持續影響,科技、軍事等領域得以快速擴張,“軍工複合體”成為了當時的產物,儘管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以“警告”的口吻表示其危險,但在此之後“軍工複合體”與美國政府的聯結仍舊不斷加深,高昂的軍費預算與軍費開支雖加強了美國政府的軍事實力但也帶來了更加沉重的負擔。而如今伴隨著全球地緣局勢緊張以及諸多不可控事件的發生,美國的軍工複合體在俄烏戰爭、巴以衝突內依舊找到了宣洩窗口,而科技領域美國政府又將矛頭指向中國,以強硬手段維護其在全球科技發展中的領導地位。

  當前,中美科技競爭態勢愈發激烈,美國單方面所發起的“小院高墻”、“脫鈎斷鏈”的對華戰略導向成為了近年來中美科技競爭中的關鍵詞。2018年3月22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決定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第301條對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行為、政策和做法進行調查①;2019年5 月15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重大國家安全威脅”為由禁止使用“外國對手”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和服務”②,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成為重點打擊目標,自此中美科技戰的缺口被打開。在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後,中美科技競爭再一次走向十字路口。

  隨著如今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以Open AI、英偉達、微軟、谷歌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正在不斷以直接或者間接的形式加入到中美的科技較量中,2025年1月15日,拜登在其告別演講中表達了自己對於即將到來的下一屆政府“權力危險集中(Dangerous concentration of power)”的擔憂,并且對特朗普政府內部正在形成“科工複合體”(Tech-Industrial Complex)發出嚴重警告。

  特朗普上台後,履行政治承諾,撤銷拜登的人工智能行政令,同時與OpenAI、軟銀、甲骨文三家企業開啓“星際之門計劃”,以5000億美金投資和超10萬個工作崗位來助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2025年1月23日,特朗普還宣布成立改組後的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PCAST),儘管這一機構前身早已於2001年9月30日正式成立,其後奧巴馬、特朗普本人和拜登都先後宣布以特許機構(chartered)的形式維持該委員會,但通過一批科技企業家、科技界領導人和頂尖科學家以志願者身份的形式,就“科學、技術、教育與創新政策相關領域向總統提供建議,從而能够引領美國在關鍵和新興技術領域的創新和競爭力。該委員會將倡導對創新進行大膽投資,消除官僚壁壘,并采取行動幫助美國保持世界首要科技突破中心的地位。毫無疑問,美國政府與科技企業正在加速走向趨同。特朗普上台,硅谷科技精英悉數入局參與到特朗普政府的未來發展之中,未來美國政府治理模式在人工智能的加速下正在與科技企業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一個有別於“軍工複合體”專門面向科技領域的“科工複合體”正逐漸清晰。

  1. “軍工複合體”的架構與運轉邏輯

  1.1“軍工複合體”的架構

  自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爆發後,在美國政府處理和科技企業間的關係中,“強監管”已成為顯著標志,同時美國對華科技戰也實現了從“貿易管制”到“創新遏制”的演進,政府、企業都成為了科技戰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政府與科技企業的步調協同使得面向中國的科工複合體加速演化,圍繞“白宮-國會-國務院-科技企業”的科工複合體的框架正在變得更加明顯。如今特朗普團隊中J.D萬斯、馬斯克等都擁有著獨屬於硅谷的“科技符號”,特朗普與硅谷科技巨頭間的關係也在迅速“升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其上台後開啓全新科技戰創造先決條件。通過當前美國政府的中美科技戰的行動以及特朗普對科技企業的發展態度,“軍工複合體”的運行邏輯能够較好地解釋接下來美國“科工複合體”的演進方向及特徵,特別是圍繞“軍工企業-國會-國防部”的複合體框架為“科工複合體”演進提供了重要基礎。(圖1)

  [圖1]

  1961年1月17日,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發表離職演講時提出“軍工複合體”這一概念,他指出:“龐大的軍事機構和軍工產業的結合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其不僅影響到經濟、政治,甚至在每個城市、每個州議會、每個聯邦政府辦公室都能感受到。我們認識到這種發展的迫切需要,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嚴重影響。在政府中,我們必須防止軍工聯合體獲得不正當的影響力,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權力錯位導致災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會一直存在。”③但是艾森豪威爾的警告并沒有對“軍工複合體”起到約束作用。在外部,後續美蘇冷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一系列戰爭的加速下,“軍工複合體”進一步膨脹。在內部,國會、國防部、軍工企業所建立的“鐵三角”,使三者間相互的利益輸送為“軍工複合體”的運轉打下了無法動搖的基礎。

  從本質上講,軍工複合體代表了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的互動關係,是行政機構中的軍事機構與私營部門的軍工企業的聯合體,這種聯合體是一種制度性的結合,并在經濟、政治、精神等諸方面對美國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④軍工企業和財團作為美國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的重要“金主”,各類政治獻金更是美國軍工複合體影響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手段。⑤如今“軍工複合體”通過內部的利益鏈運轉和外部藉助“旋轉門”進入軍工企業的政客實現了長久穩定的運行。

  1.2“軍工複合體”的特徵

  (1)以政治獻金手段獲得軍工訂單傾斜

  軍工企業通過向國會的相關軍事委員會輸送政治獻金以求在國防授權法案中得到更多軍工訂單的傾斜。根據2022年美國國防部各州國防開支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軍工企業從美國國防部獲取訂單金額前五名的依次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MT)、雷神公司(RTX)、通用動力公司(GD)、波音公司(BA)、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C)。龐大訂單的背後則是這五大軍工企業持續向國會兩黨輸送政治獻金所造就的(表1),并且面向兩黨的政治獻金去向包括民主黨國會競選委員會、共和黨國會委員會以及兩黨個別參議員、衆議員等。在國會議員的推動下,軍事支出相關法案得以批復,最終,國防部則會將合同交付至軍工企業。至此,利益輸送完成閉環,軍工複合體實現運轉。軍工複合體膨脹同時也帶來了美國政府內部的擔憂,2017年,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領導層指出了對國防部過於依賴其最大的幾個承包商的擔憂。時任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凱恩在確認波音公司前高管帕特里克·沙納漢被提名為國防部副部長的聽證會上說,“納稅人90%的錢付給了五家軍工公司,這不是我們的開國元勛們所希望看到的”⑥。


  (2)宣傳機器“維護”外部輿論環境

  在軍工複合體的外部還存在一個分支,是以智庫、媒體、游說團體為核心的宣傳機器,他們在捐助資金下幫助軍工企業從複合體外部攫取利益。智庫、媒體更多傾向於面向社會群衆描繪戰爭機器中的積極色彩,通過輿論戰、信息戰的手段讓軍工企業的戰爭叙事更加合理。如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等,往往以研究報告、政策建議、專家見解等形式影響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的制定,進而幫助塑造關於軍事需求、預算、武器采購等議題的政策環境。而媒體也能够在特定情境下通過設定議題、選取報道重點等方式,影響公衆對軍工複合體的看法。

  [表1]

  (3)“政商旋轉門”放大利益缺口

  而游說團體,通過“政商旋轉門”進入軍工企業的政客們,也依靠此前的“政府身份”手段幫助軍工企業獲得更多訂單。美國政府監督項目組織(POGO)在2018年的報告《黃銅降落傘:五角大樓的旋轉門》中指出,2016年奧巴馬任期結束後,美國前20家國防承包商雇用了645名前政府官員、前高級將領和軍官、前國會議員及其立法助手,使之成為公司董事、高管、顧問或職業說客。在出自國防部的380人中,有95人進入美國五大軍工集團工作。美國國會民主黨籍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辦公室2023年4月發布的《五角大樓煉金術》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美國前政府官員、高級軍官和國會議員等被發現為大型國防承包商工作的案例有近700起,其中超過九成的人通過“旋轉門”成為了注册說客。⑨根據OpenSrcrets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21日五大軍工企業用於雇傭說客的費用以及此前擔任過政府職務的人員依舊處於高位⑩(見表2)。如今的軍工企業巨頭和美國政府在內部與外部的雙重作用下,兩者間的關係依舊穩定。

  [表2]

  2.“科工複合體”的運轉與三重特徵

  在科技加速的時代下特別是人工智能的應用探索,無疑讓國防部、軍工企業看到更多可能,科技企業逐漸嵌入軍工複合體運轉也將是必然的。根據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公共事務研究院2024年《硅谷科技巨頭如何改變軍工複合體》報告顯示,美國的軍工複合體正從華盛頓的環城公路迅速擴張到硅谷。儘管五角大樓的大部分預算都流向了常規武器系統,但國防部也在探尋采用人工智能系統的更多可能。大型科技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和私募股權公司從數十億美元的國防合同中獲益,而那些“行動迅速、打破常規”的小型國防科技初創公司也獲得了更多的國防資金。2019年至2022年期間,與大型科技公司簽訂的前五大合同的合同上限總額至少為530億美元。⑪但除軍事外,美國政府同科技企業共同開闢“科技戰場”的趨勢正在造就一個依托“白宮-國會-科技企業”專門面向中美科技戰的“科工複合體”。伴隨著特朗普的上任,以及共和黨掌控國會參衆兩院,硅谷科技企業正面臨不同的處境,監管放鬆在一定程度上為一批企業技術發展解開枷鎖,而持續的出口管制也將迫使一部分企業在特朗普的戰略導向下被裹挾。

  2.1科工複合體的運轉模式

  相比於軍工複合體,美國科工複合體的形態從軍工複合體所演化,軍工複合體以“國會-國防部-軍工企業”為組合形成鐵三角,當前科工複合體的演化則以“白宮-國會-科技企業“(圖2)作為框架,且不同於軍工複合體以各自利益為主,國會議員通過收取政治獻金,軍工企業藉助“旋轉門”等手段完成複合體運轉。科工複合體以國家利益作為基石并受白宮領導,國會與白宮從對華科技戰角度出發,通過法案批復、政策制定,以滿足限制中國科技領域的發展需求,科技企業則根據“命令”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到對華科技戰之中。

  [圖2]

  儘管站在企業自身利益角度來看,如出口管制很大程度上將會削減市場收入,但在當前美國對華科技戰中所呈現的態度,以英偉達為例,在2024年12月3日黃仁勛同《連綫》雜志記者的采訪中一度給出了對於拜登政府出口管制舉措的評價:我們的工作是盡最大努力瞭解和告知半導體行業的動態,以及英偉達如何在全球市場運作,并向政府解釋這些事情。提出最好的政策取決於他們(拜登政府)。在那之後,我們的工作仍是繼續專注於創新和推動技術進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繼續取得成功。這些都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就上任的政府(拜登政府)而言,我認為我們與政府相處得很好。⑫可見,在未來的科技戰略複合體中,國家利益與企業利益的衝突中,身處複合體的科技企業必須要接受被牽引進科技戰中的經濟損失,一方面這為科技戰的有效程度提供了保證,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強白宮和科技企業在複合體內的緊密程度,同時保證白宮對科技企業的領導地位,彼此間的利益聯結也以共同的美國利益作為基石。

  2.2科工複合體的三重特徵

  科工複合體作為未來特朗普政府內部的核心機制,科技精英通過“旋轉門”成為政策制定的關鍵參與者,推動了政策環境的重塑,同時也為中美科技競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動力。在這種背景下,科工複合體的雙重特徵逐漸顯現:一方面,科技巨頭通過與政府的密切聯繫推動技術和政策的雙向發展;另一方面,政府內部的協同合作也為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提供了戰略保障。

  (1)科技精英通過“旋轉門”加入政府治理

  在軍工複合體中政客們通過“旋轉門”成為說客或是企業高管通過間接的方式幫助其攫取大量利益。而在特朗普任內下的“科工複合體”,科技巨頭精英將作為政策制定的直接參與者深刻地嵌入複合體的運轉之中。具體來看,馬斯克加入特朗普團隊并被任命為“政府效率部”部長,其硅谷科技巨頭的身份被外界廣泛視為特朗普上台後將開啓對人工智能加速發展的積極信號。與此同時,還有多位來自硅谷的科技精英也踏入“旋轉門”出任要職將引領特朗普政府2.0時代下的中美科技戰。其中對外與對內有兩位關鍵人物,可能將在未來中美科技戰中產生深刻影響。其一是對華科技鷹派成員雅各布·赫爾伯格。雅各布已被特朗普提名為美國國務院最高經濟政策與貿易官員,該職位的任務其中包含為美國制定和實施與科學技術有關的國際政策。其二是AI沙皇-白宮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主管大衛·薩克斯,加密貨幣主管一職是特朗普2.0政府中的首創。儘管該職位無需國會批准,但預計他也會參與制定統一的國家技術政策和為鞏固美國在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提供戰略指導。在這樣的背景下,科工複合體中通過科技巨頭精英代表踏入“旋轉門”,不僅能夠打造對華科技戰的更多思路,對內也同樣能够以“發展”作為核心關鍵詞,那麼在這種多元的驅動力下,在這張旋轉門的背後,中國或許將會面臨衝擊更大且更靈活的競爭浪潮。

  (2)政府內部協同打造全新科技戰

  在特朗普的科工複合體下以國家利益所連接的各方,使得複合體內部能够保證充分穩定。而科技精英的加入下能够使得複合體以更靈活的方式應對內外部的競爭和發展。特朗普上台的同時,共和黨也掌控國會參衆兩院,這無疑有利於特朗普推行其相關政策主張。國會將成為特朗普政策信號可靠的發令槍,不管是對內為科技企業進行補貼激勵法案的批復還是推動科技產業的放鬆監管與出口管制,白宮和國會的力量將會更加聚集。

  2024年共和黨綱領中已明確指出,將廢除拜登的行政命令,理由是該命令阻礙了人工智能創新⑬。在接下來,特別是行政令下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的存在將被打上問號。作為美國商務部所設立的機構,當前美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預算約為1000萬美元。2024年10月由 60 多家公司(包括Open AI和Anthropic)、非營利組織和大學組成的聯盟強烈呼籲為美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進行立法⑭,儘管相關法案工作已經處於推動過程中,但從特朗普對於行政令的態度來看其未來發展也并不樂觀。通過推翻拜登人工智能行政令,也為複合體內部重新制定人工智能發展監管掃清障礙。在後續戰略制定中,白宮所領導的總統辦事機構(如科技政策辦公室)、內閣機構(如國務院、商務部、國防部)將會進一步推動相關人工智能發展的框架搭建,為政策出台做好準備。


  (3)複合體內部需要持續利益平衡

  對於“科工複合體”內部運轉而言,政府與科技精英的利益平衡將會是複合體能够穩定運轉的關鍵點。在過去,軍工複合體通過金錢輸送打通複合體內部的利益輪轉,使得其運行能够始終保持穩定。而如今在科工複合體的內部,則必須要思考複合體在前進時,國家利益與企業利益如何實現平衡,從而保證政府與企業間的協同合作始終在同一水平綫上。如果無法處理好二者間的關係,無疑會導致複合體從內部分崩離析。這就需要特朗普思考如何與科技企業在發展步調上保持一致。可以看到,特朗普在上任後,履行政治承諾撤銷拜登的人工智能行政令,同時與軟銀、甲骨文、Open AI共同開啓投資超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劃”,用於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儘管5000億美元被馬斯克質疑落地困難,但毫無疑問,美國人工智能發展正在進入“換擋期”,在資本的強力推動下,大量資金湧入人工智能領域,為科研創新和企業規模擴張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去監管化政策賦予科技企業更大的創新自主性,有效減少了繁瑣行政程序對企業創新活力的束縛;減稅政策則直接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擴大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強了企業的再投資能力。

  在這些政策手段的綜合作用下,科技企業將與特朗普政府之間的合作愈發緊密。可以預見,未來科工複合體內部將持續運用類似的資本運作和政策調控手段,保障政府與科技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不斷優化雙方的合作模式與機制。通過這種深度協同合作,實現國家利益與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最終朝著構建美國在科技領域乃至全球綜合國力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的 “黃金時代” 這一宏偉目標穩步邁進。

  3.“科工複合體”下的中美科技戰走向

  特朗普及其科技精英團隊上台後,伴隨著“科工複合體”的進一步演進,其發展路徑愈加明確。通過分析特朗普上任前的系列舉措以及其第一任期內對華科技戰的策略,可以預見,未來美國對華科技競爭將可能集中於三個關鍵領域。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美國在全球科技博弈中的戰略意圖,也揭示了科技精英在國家政策制定中的深度介入與影響。

  (1)安全與利益導向的演進

  在探討美國特朗普與拜登的對華科技政策的差異時,可以觀察到特朗普政府更傾向於將美國的經濟利益置於首位。相比之下,拜登政府則更多地利用國家安全作為理由來推動競爭,這種策略使得中美關係在“脫鈎斷鏈”的邊緣搖擺不定。特朗普執政期間,對“經濟動機”的重視可能會導致其采取不同於拜登政府的戰略路徑,尤其是在當前中美科技競爭日益擴展至多個領域的背景下。特別是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發展及其安全問題方面,特朗普團隊的關注點逐漸顯現。在美國國內,關於AI安全性的討論尤為激烈。例如,OpenAI的o1模型在5%的情況下試圖繞過監督機制⑮,而Anthropic的Claude 3 Opus模型在12%的情況下表現出戰略欺騙行為以避免偏好被修改⑯。擔任“政府效率部”部長的馬斯克曾公開表示,他相信人工智能“變壞”的可能性介於10%到20%之間⑰,這進一步凸顯了AI安全性的重要性。

  在國際舞台上,拜登政府通過構建排他性聯盟,在多個國際場合中邊緣化甚至排斥中國,這一做法不僅限制了中國在全球AI治理中的話語權,也使得中國AI發展的實際狀況變得相對不透明,從而引發了美國方面的擔憂。同時,中國DeepSeek於全球範圍內崛起,更直接衝擊了美國在全球AI格局中的主導地位,引發了美國政府在數據安全、技術擴散和人才流失等方面的深層次擔憂。從更廣義的視角來看,DeepSeek代表的是一種不同於美國封閉式、高成本AI開發模式的路徑,這不僅挑戰了美國企業的市場主導地位,也促使美國政府加快監管與競爭應對,試圖在技術、政策和人才層面遏制其擴張。鑒於上述情況,未來中美雙方在應對科技競爭、經濟挑戰及安全議題時,可能需要重新審視雙邊關係中的合作潛力,尋找共同利益點,以此為基礎實現突破,開闢合作的新路徑。這樣,儘管面臨複雜的經濟與安全交織的問題,但這些挑戰也可能為中美兩國提供深化合作的機會。

  (2)產業收縮持續加大中國企業壓力

  拜登在卸任前,圍繞中國人工智能領域仍舊展開了攻擊,半導體、自動駕駛等領域都在拜登政府“埋雷式”的行動下交給特朗普。拜登政府已於2024年12月23日對中國針對半導體行業爭奪主導地位的行為、政策和做法啓動301條款調查⑱。拜登政府於2025年1月6日開始接受公衆對該調查的意見,并計劃於3月11日至12日舉行公開聽證會。該調查預計將在一年內完成。這次調查也是拜登政府試圖保護美國和其他半導體生產商免受所謂中國大規模政府推動的國內芯片供應增加的影響。該調查也在2025年1月交移特朗普政府進行,這也極大可能為特朗普所提出的面向中國加徵60%的關稅打好基礎。

  如今,在拜登的多輪制裁打壓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占。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關於對中國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相關行為、政策和做法的四年審查結果的修改通知顯示,美國於2025年開始對中國半導體徵收50%的關稅,并且於1月1日起生效⑲。從特朗普過去不管是發起貿易戰還是再次以提高關稅作為威脅,多輪制裁的效果并未達到預期,而這也成為接下來中美半導體空間繼續收縮的關鍵原因,中美科技戰短期內也無法被畫上“休止符”。

  (3)“美國優先”成為對外科技戰跳板

  最新被提名的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的邁克爾·克拉西奧斯曾一度將美國帶入G7人工智能全球夥伴關係,特朗普曾在第一任時期拒絕加入這一組織⑳。但在後來出於對中國科技監管的需求,這位白宮專家克拉西奧斯最終還是將美國帶入該組織并指導對華相關工作。他的提名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特朗普對於一些真正有“價值”的組織加入是有必要的,特別是針對中國。當前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國際領域已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并且開展“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幫助發展中國家推動人工智能建設。中國在人工智能國際領域中的聲音愈發增強,對於美國而言,如何對抗另一種聲音是勢在必行的。同時,在人工智能領域美國不僅要面對中國,還需要面對歐洲與“美國優先”的直接衝突。當前歐盟已通過《人工智能法案》、《數字服務法案》來試圖博得人工智能的更多話語權,甚至《人工智能法案》針對科技企業的罰款數目也是巨大的,這對引領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的美國是極其不利的,特別是硅谷企業,而在後續硅谷科技精英進入美國政府後,彼此間的對抗將會更加明顯。

  結語

  隨著美國“科工複合體”逐漸成型,硅谷的科技領袖在政府與企業之間頻繁穿梭,這一動態為中美科技競爭注入了新的變量。這一趨勢不僅提升了華盛頓及國會調動科技資源的能力,也預示著科技領域對抗的日益加劇。在這一背景下,作為全球科技創新重要一極的中國,必須加速科技進步的步伐,同時保持冷靜且戰略性強的判斷力,以應對複雜局勢的挑戰。為了有效應對這一挑戰,中國需要強化前沿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推動產業、學術界及研究機構之間的深度合作。通過深化體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中國應確保在關鍵技術領域維持領先地位。此外,構建一個開放、韌性強且具備應變能力的科技生態系統,至關重要。這將有助於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格局中穩固地位,并為應對特朗普政府2.0時期可能帶來的不可預測的變動做好充分準備。

  注釋:

  ①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2018). President Trump announces strong actions to address China's unfair trade. March 22. 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18/march/president-trump-announces-strong

  ②The White House. (2019). Executive order on secu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supply Chain. May 15. 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presidential-actions/executive-order-securing-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services-supply-chain/

  ③President Dwight D. Eisenhower's Farewell Address (1961) https://www.archives.gov/milestone-documents/president-dwight-d-eisenhowers-farewell-address

  ④章節根,沈丁立.軍工複合體對美國軍控政策的影響[J].美國研究,2004,(02):25-39+3-4.

  ⑤⑨趙海.美國軍工複合體影響政府決策的方式[J].人民論壇,2023,(04):86-89.

  ⑥Transcript of Hearing before the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on “Nomination–Shanahan,”[EB/OL].(2017-06-20).https://www.armedservices.senate.gov/imo/media/doc/17-61_06-20-17.pdf.

  ⑦⑩https://www.opensecrets.org/

  ⑧《DEFENSE SPENDING BY STATE FISCAL YEAR 2022》Revised Version October 2023 https://oldcc.gov/sites/default/files/defense-spending-rpts/OLDCC_DSBS_FY2022_FINAL_WEB_October2023.pdf

  ⑪《How Big Tech and Silicon Valley are Transforming th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April 17, 2024 ,https://home.watson.brown.edu/research/research-briefs/transforming-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

  ⑫《Jensen Huang Wants to Make AI the New World Infrastructure》By Zeyi Yang Dec 3, 2024.https://www.wired.com/story/big-interview-nvidia-jensen-huang-2024/

  ⑬《2024 Republican Party Platform》July 08, 2024 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2024-republican-party-platform

  ⑭https://responsibleinnov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20241021ARI_ITIOctoberAISIHillLetter.pdf

  ⑮《OpenAl ol System Card》,OpenAI,December 5,2024 https://cdn.openai.com/o1-system-card-20241205.pdf

  ⑯《Alignment fak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December 18, 2024 https://www.anthropic.com/research/alignment-faking

  ⑰《Elon Musk says there's a 10% to 20% chance that AI ‘goes bad,’ even while he raises billions for his own startup xAI》BY Marco Quiroz-Gutierrez October 31, 2024. https://fortune.com/2024/10/30/elon-musk-ai-could-go-bad-existential-threat-xai-fundraising/

  ⑱《USTR Initiates Section 301 Investigation on China's Act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Targeting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for Dominance》December 23, 2024.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24/december/ustr-initiates-section-301-investigation-chinas-acts-policies-and-practices-related-targeting

  ⑲《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Notice of Modification: China's Act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Technology Transf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novation》https://ustr.gov/sites/default/files/Section%20301%20Modifications%20Determination%20FRN%20(Sept%2012%202024)%20(FINAL).pdf

  ⑳《US joins G7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 to counter China》By MATT O'BRIEN May 29, 2020.https://apnews.com/us-joins-g7-artificial-intelligence-group-to-counter-china-682cbe41b96d32bc4cf5b6ec42853a69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5年3月號,總第327期,P4-13)
表1
表2
圖2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