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籍前“立委”陳學聖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4月30日電(記者 張穎齊)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罷免賴清德,引發熱議。國民黨籍前“立委”陳學聖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罷賴是個制高點目標,不是沒機會,若能守住35名區域藍委,罷掉15名區域綠委並改選成功,就能達到跨 過“立院”三分之二的76席、全民投票、罷掉賴清德的目的,奮鬥的氛圍很重要。
陳學聖向中評社表示,拉下賴清德是在野黨、全民共同要奮鬥的制高點目標,以利維持戰鬥力,罷免賴清德的力量就是在阻擋、反制民進黨大罷免藍委潮,保住35名區域藍委,罷掉15名區域綠委,激起全民激憤,維持奮鬥氣氛,拉下綠委、就可望拉下賴清德。
陳學聖,出生於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歷任記者、2屆台北市議員、電視節目主持人、4屆“立委”、國民黨中常委、桃園縣文化局長、國民黨桃園市黨部主委等。現為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
陳學聖說,要相信眾志必成城,民進黨2008年陳水扁貪瀆案爆發後曾只剩27席“立委”,比總席次113席的四分之一多一點而已,國民黨則來到81席,以歷史告訴大家,把綠委席次拉到低點,絕對是有可能。關鍵原因就在於當年是紅衫軍反貪倒扁,凝聚民氣,讓政黨輪替,也重創民進黨“立委”選舉,這次則是賴清德獨裁,清算異己,激起民怨,426戰獨裁遊行就是民意反撲的呈現。
他指出有3部曲:一、保住藍委不被罷,1席都不能少。二、全力罷掉15席綠委,1席也不能少。三、補選後在野聯盟“立委”過3分之2,罷免賴清德,一定指日可待。大時代就要有非常作法,6成在野反賴清德。
檢調大搜索、大收押國民黨罷免綠委的死亡連署相關黨部、人士,對國民黨是否不利?
陳學聖說,的確一開始會有寒蟬效應,但他認為可激起在野發起抗戰,朱立倫下令要黨公職人員或想選舉的人,都拿出連署成果,拿出反制大罷免的成績,努力拚過罷綠委連署二階,再到三階投票就是對賴清德的期中選舉,台灣形成挺賴、反賴兩局面。
若區域綠委被罷下來,還需要再重選,也是一道關卡?陳學聖則說,依據過去重選的經驗,被罷下的該黨“立委”,通常換另一個政黨顏色上去,屢試不爽,該區區域綠委若被罷掉,由藍白共同推薦的人選上去機率高,最重要當然是加上罷免賴清德的氛圍。
針對國民黨籍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出的“倒閣”案,陳學聖分析,國民黨為尊重民眾黨,不會提“倒閣”,而是希望藉諸藍白合及在野力量,先保住藍委不被罷免,再積極罷掉綠委,往罷免賴清德門檻前進,形成前行的動力。同時將反大罷免當成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投票,成敗就是賴清德的考試成績,這是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