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東亞安全

首爾防務對話 各國防務官員交流激辯

2025-09-25 00:37:15
2025首爾防務對話第一場大會(中評社 崔銀珍攝)
中國武官駁斥涉華不當言論(中評社 崔銀珍攝)
  中評社首爾9月25日電(記者 崔銀珍)9月8日至10日,第14屆2025首爾防務對話在韓國首爾樂天酒店舉行。本次會議以“克服地緣政治挑戰:通過合作構建和平”為主題,圍繞韓半島及印太地區安全、防擴散機制、防務產業、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太空安全等多項議題,為各國國防相關人士與專家提供了交流平台。有中國武官參加了本場會議並駁斥了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德拉戈內和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針對中國的不當言論。

  在三場全體會議中,第一場會議以“緩解地緣政治競爭與恢復戰略穩定”為主題,由民主主義學術研究院首席顧問、前峨山政策研究院輿論計量分析中心主任政治學博士金知玧擔任主持人。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特·特奧多羅、克羅地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伊萬·阿努希奇、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塞佩·卡沃·德拉戈內作為嘉賓參與討論。

  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特·特奧多羅在主旨發言中強調地區的相互連通性,指出包括韓國在內的東北亞局勢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都會不可避免地對菲律賓產生影響。他表達了擔憂,指出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展開,而中國推動的多極化趨勢對體量較小的國家而言,可能構成潛在威脅。

  他在發言中強調三點:第一,應將對話作為首要手段,但必須建立在互信基礎之上;第二,在網絡、太空航空等各領域需開展負責任的競爭;第三,應建立一個包容性安全體系,充分反映中小國家的聲音,而非以大國為主導。最後,他表示將加強與印度等志同道合國家的戰略聯盟,通過聯合國安理會活動為恢復國際秩序做出貢獻,並表示將秉持朝鮮戰爭時期捍衛民主的精神,與各方攜手合作,致力於維護和平與穩定。

  克羅地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伊萬·阿努希奇在主旨發言中回顧道,迎來獨立35周年的克羅地亞曾在“祖國戰爭”(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戰爭)中成功抵禦了長達四年的塞爾維亞侵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表示,在初期幾乎沒有軍事力量的情況下,依靠志願參軍者和簡易武器成功擊退了實力占優的敵軍。銘記著超過五萬人傷亡和巨大損失的歷史,通過當前烏克蘭局勢重新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本質。

  關於克羅地亞的防務政策,他指出,雖然軍力規模不大,但致力於打造高度高效的防禦能力,並計劃將國防支出從GDP的2%提升至2030年的3.5%。他還宣布從今年開始重新實施義務兵役制,通過培育國防工業,力爭在歐盟內部擔當主要防務供應商的角色,並擴大在裝甲系統等武器裝備方面的合作。最後,他強調在多極化的世界中,與志同道合的國家開展合作至關重要。作為北約和聯合國成員國,他表示將加強與包括韓國在內的盟友之間的夥伴關係,共同應對威權體制以及新興技術帶來的風險。

  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塞佩·卡沃·德拉戈內在主旨發言中指出,我們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不穩定且高度互聯的世界之中。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單獨應對這一挑戰。他宣布,北約將把新的國防支出目標設定為GDP的5%,以進一步增強聯盟的整體實力。他還強調,北約並非意圖向印太地區擴張,而是希望與該地區的友好國家基於共同價值觀開展合作。關於具體合作方案,他表示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整合太平洋、大西洋和北極全海域的態勢感知系統,構建具備互操作性的防禦體系,設立增強應對混合威脅能力的恢復力中心,並推動NATO與IP4之間的防務產業協定正式化。他強調,將通過威懾手段探索實現和平的路徑。

  會議結束後,主持人金知玧博士向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塞佩·卡沃·德拉戈內提問:“您在主旨發言中提到北約並非意圖向印太地區擴張,但同時也表示正在加強與印太地區夥伴,特別是IP4(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的合作,且IP4已連續四年參與相關活動。”她進一步指出:“這一局面的發展不僅源於烏克蘭戰爭對歐洲局勢的影響,也波及印太地區。那麼,您如何看待此舉對中國及南中國海可能產生的影響?”

  朱塞佩·卡沃·德拉戈內主席闡述了北約的角色與宗旨。他主張,北約是一個旨在保護北美大西洋地區逾幾億人口的軍事同盟,絕非以擴張為目標的組織。他強調,北約是一個與共享價值觀和原則的國家攜手合作的平台,即便是在當前北約所負責的區域內,任務已極為繁重。關於與IP4國家的合作,他駁斥了“北約謀求擴張”的說法,稱其為當今流傳的虛假信息,並解釋道,這些合作是應相關國家邀請或通過聯合國機制開展的。他舉例說明,北約目前正根據聯合國請求,支持伊拉克境內行政機構的重建與能力建設項目。在科索沃地區也是如此,雖然不能兩全其美,但北約的作用是平衡兩股勢力,至少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他進一步指出,約1萬2千名朝鮮軍人正在歐洲地區參與戰鬥,這一現實可能向外界傳遞出“此類行為是可接受的”信號。他表示,從地區互聯互通的角度來看,應認真思考中國將如何解讀這一局勢。

  金知玧博士也向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特·特奧多羅提問,關於南中國海及西菲律賓海域的局勢,為防止偶發衝突或事態升級,菲律賓正在採取哪些應對措施?吉爾伯特·特奧多羅部長表示,為解決南中國海問題,菲律賓正通過外交渠道積極尋求和平解決方案。當前尚未建立直接軍事對話機制,主要源於以往的負面經驗。他認為問題的核心在於中方在相關海域的活動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規定存在不一致。他表示,將此問題留給未來世代將是最不理想的選擇,菲律賓已嘗試通過多種和平方式進行磋商,但尚未獲得積極回應。他指出,在此背景下,菲律賓不得不向中方瞭解其在相關問題上的立場與努力方向。作為需考慮下一步行動的國防部長,他強調:“菲律賓必須單獨或聯合盟國,建立強有力的威懾態勢。”

  特別需要一提的是,在全體會議問答環節的最後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韓國大使館國防武官王京國少將發言,針對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與菲律賓國防部長關於中國的言論進行了反駁,並闡述了中國的立場。他強調,中國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始終保持中立立場,與俄羅斯的聯合演習及貿易往來屬於主權國家的正常行為。他指出,儘管北約自稱為防禦性組織,但從轟炸南斯拉夫及成員國擴張的歷史來看,北約實則具有攻擊性與擴張傾向。對菲律賓國防部長的言論,他回應稱:“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自冷戰結束以來從未介入任何戰爭。他表示,將“志同道合國家(like-minded countries)”進行區分本身就是一種冷戰思維,中國始終堅持通過對話與協商尋求和平解決方案。
2025SDD現場(中評社 崔銀珍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