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東亞安全

中評關注:韓專家析金正恩9.3訪華效果

2025-09-25 00:42:07
中朝俄三國元首等登上天安門城樓(央視直播截圖)
  中評社首爾9月25日電(記者 崔銀珍)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朝中俄三國首腦時隔66年再次齊聚一堂。韓國在內的海外媒體普遍認為,朝鮮國務委員長金正恩通過此次訪華,分別與俄羅斯和中國舉行了首腦會談,在對外方面既鞏固了核大國的地位,又確保了經濟利益。針對此次朝中俄三國領導人同台亮相,以及朝鮮在訪華期間分別與中、俄舉行的雙邊會談,韓國專家在主要報紙和廣播媒體中發表了如下評價:

  韓國外大國際地區大學院教授康埈榮表示,朝鮮通過此次會面,在對內外獲得了非常積極的宣傳效果。特別是消解了俄烏戰爭後對風險管理的擔憂,成為確保一種戰略籌碼的契機。在經濟方面,也獲得了宣傳葛麻地區(注:朝鮮重點建設的海濱旅遊示範區)等重要項目的機會,由此顯示出朝鮮已經確保了相當的戰略地位。

  另一方面,中國成功地在美國單邊主義主導的情況下,含蓄地展示了其仍然擁有地緣政治戰略地位的信息。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中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評價為在大局上取得了成功。儘管此次朝中會面存在一次性活動或象徵性會面的局限性,但考慮到重視維持對半島影響力的中國與準備俄烏戰爭後的朝鮮相互需求相契合而促成,其意義依然重大。

  韓國國家戰略研究院歐亞中心主任杜鎮浩(音)指出,朝中俄三國首腦齊聚一堂,僅此本身就在國際社會掀起了巨大波瀾。特別是俄烏戰爭之後,朝俄關係實現了“血盟”式的飛躍,以此為基礎的朝中俄三國合作的序幕也隨之拉開。預計今後三國將在非軍事和外交領域尋求建立信任的實質性措施。

  分析認為,朝鮮通過此次會面,在俄羅斯之外又獲得了中國這一強大的戰略後盾,成為了最大受益者。朝鮮似乎判斷,“安俄經中”的雙軌戰略,即在安保領域與俄羅斯合作、在經濟領域與中國合作,從長遠來看將帶來實際利益。此外,也有觀點認為,通過此次會面,金正恩為金主愛第四代世襲確保了強大的盟友。另一方面,俄羅斯通過此次會面相當程度上化解了國際孤立,並確認了與中國及印度的軍事和經濟聯盟,可以說獲得了強大的助力。也有分析指出,在朝俄會談中,普京總統提及派兵是在金正恩委員長主導下進行的,表現出將部分責任轉嫁給朝鮮的態度。俄羅斯為了長期維持戰爭,朝鮮的軍事人力是必需的,預計將作為交換條件,逐步滿足朝鮮的需求。

  統一研究院首席研究委員趙漢凡說,儘管在此次閱兵式與會國家中,朝鮮國力相對最弱,但能夠站在習近平主席身邊,對金正恩委員長而言無疑是一個極為風光且倍感榮幸的時刻。雖然此次會面讓朝鮮獲得了最大收益,但這種收益是否能夠長期持續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關於此次朝俄會談前朝鮮播放追悼式視頻一事,這可能反映出,在朝俄合作中,朝鮮認為其經濟方面並未取得顯著成果,未能獲得與其犧牲相稱的回報。因此,朝鮮在與俄羅斯的關係中強調了自身的犧牲與奉獻,並提出了相應的補償要求。

  此外,此次金正恩委員長訪華的最終目的被解讀為特朗普。2018-2019年間,金正恩委員長訪華的所有行動都與朝美首腦會談緊密關聯。特朗普總統公開表示希望與金正恩委員長見面,金與正副部長也在7月29日的談話中,從“不見面”改口為“要有新思路”,暗示了會面的可能性。金正恩委員長深知,徹底的解決方案在於朝美關係,因此,此次訪華被視為朝美會談的戰略鋪墊。

  統一研究院高級研究委員洪敏(音)表示,此次朝中俄會面為朝鮮帶來了多項重要成果。最大的成果是獲得了“作為核擁有國的間接支持效果”,這也將“戰略國家”的宣傳形象視覺化,使朝鮮民眾得以直觀認知。朝鮮通過此次會面,炫耀了“核武器高度化意志”,試圖向美國展示“不可逆轉的核擁有國地位”。這被解讀為,即使在第九次黨代會之後,朝鮮仍將繼續大批量生產戰術核導彈並增強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與朝中會談中,關於“中國對半島問題的立場”,有分析認為兩國首腦間存在分歧,未能達成共識。這暗示中國沒有明確表明對朝鮮擁有核武器的正當性支持,可能會將其作為今後外交的籌碼。在目前韓國難以重建對朝關係的局面下,不應局限於朝核或朝鮮問題,而應考慮到中俄公開現代武器等因素,制定“廣泛的應對策略”,首先補強韓國自身的“戰略脆弱性”。

  峨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車斗鉉表示,此次會面被分析為旨在向國際社會展示朝中俄合作強化以及俄羅斯和朝鮮將共同參與實現“中國夢”的意圖。朝鮮擺脫了以往只接受幫助的立場,努力構建引領朝中俄合作的對等夥伴形象。儘管通常認為朝鮮奉行“安俄經中”政策,但從結構上看,由於中國對俄羅斯提供支持,這實際上也表明朝鮮無法擺脫中國的全方位的影響力。此外,通過展示朝鮮和俄羅斯在習主席兩側予以輔佐的格局,此次會談也具有了另一種象徵意義。朝鮮通過此次活動傳達了即使不積極與韓國及美國對話,也有堅實後援者的信息。這可能是為了讓美國降低談判條件,從而促成接觸的意圖。

  最終,此次會面是朝中俄為實現各自戰略目標的舉動:中國著眼於成為反西方聯盟的頂點,朝鮮著眼於成為多邊外交舞台上的重要一員,而俄羅斯則著眼於化解外交孤立。為應對此種情況,韓國應該具備應對冷戰的能力,同時持續傳達韓美日合作不是為了敵視特定國家,而是為了地區和平,並且對話之門始終開放的信息。

  世宗研究所理事長李容濬說,特別是在對‘敵我陣營’劃分極為敏感的特朗普政府的犀利目光下,中國邀請金正恩委員長是深思熟慮的產物。習近平、普京和金正恩共同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景象,也是對美國的一種無聲的威懾。然而,他們的“反美”團結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具體行動還是未知數,因為必須與特朗普政府進行戰略博弈的朝鮮和俄羅斯有著各自不同的盤算。

  此次會面,朝鮮很可能獲得了最高規格的禮遇以及相當的實質性支援承諾。據此,朝鮮將排除韓國,積極尋求與美國的直接對話,以強化其對美談判地位。為應對這一局面,韓國以行動證明作為盟友的價值,引導美國尊重韓國的立場將是最佳的外交戰略。

  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委員申範澈說,此次朝中俄首腦會面,“同床三夢”(各有盤算)的評價占據了主流。三國都在各自的立場上,為與美國的談判做準備。
反觀朝鮮,其首要目的在於經濟合作。金正恩委員長認為來自俄羅斯的經濟支援不足,借由“增進兩國人民福祉”這一表述,強調了對經濟發展的強烈意願。朝鮮判斷目前的對外安保環境對自己有利,為了在明年的黨代會上展示經濟發展成果,甚至為與特朗普總統的首腦會談留有餘地。這在其並未對特朗普總統進行譴責的態度中便可窺見,也暗含了著眼於“朝美直接交易”,不承認韓國作用的意圖。

  基於中俄的支持,朝鮮實際上將不再因導彈發射或核開發而受到新的聯合國制裁。其最終目的將是尋求與美國見面以解除制裁。因此,韓國應一貫堅持韓美同盟和韓美日合作並持續進行聯合訓練,以展示穩定的關係。基於韓美合作,維持朝鮮無核化原則並謹慎應對至關重要。不被朝鮮“核裁軍”和“核承認”的動向所左右,展開一貫的外交戰略將是最佳選擇。

  國立外交院地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潘吉周分析認為,金正恩委員長通過訪華,啟動了獲取象徵性、實質性、戰略性三重利益的盤算。第一,作為象徵性利益,朝鮮和金正恩作為正常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特別是與中俄並駕齊驅的強國地位,在國際上的展示效果得到了充分發揮。第二,判斷與俄羅斯戰略交易成功的朝鮮,這次通過訪華加速了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也為暗中獲得中國對朝核國家地位的承認埋下了伏筆。第三,似乎也想啟動將國際舞台戰略利益最大化的盤算。
通過此次訪華,金正恩委員長似乎還構想了一個比這些多維利益更為重要的內部目標,那就是世襲政治的全面化。分析認為,金正恩委員長積極利用此次訪華,為自己的女兒制定了穩定的繼承者路線圖。

  為了抵消朝鮮國際政治影響力的擴大,韓國似乎需要設計具有內在擴張性的外交戰略。同時,這也意味著,在密切關注推動金氏家族永久執政政策的國內政治環境的同時,著手研究如何構建統一論述空間的政策精細化方案,也已到了必要的時刻。

  慶南大學遠東問題研究所教授林乙出表示,此次朝中會談預示著三國關係將迎來超越單純修復的飛躍,分析認為,朝鮮在國際孤立中重新確認了中國的支持,而中國則將朝鮮視為戰略資產,並展現了其維持對半島影響力的意圖。

  特別是,朝鮮支持中國的“核心利益”本身就包含了期待經濟支援的意圖,而中國也支持朝鮮的“自主發展道路”,暗示將幫助朝鮮穩定其體制。朝鮮在隨行代表團中安排經濟部門官員,同樣也體現了這一思路,參考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擴大合作的可能性很高。通過此舉,朝鮮將改善民生,並可能在即將召開的第九次黨代會上,發表突破性的經濟發展計劃以及具體的對外政策。此外,金正恩委員長在即將到來的勞動黨建黨紀念日前,展現了實現包括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技術在內的國防力量強化目標的意願。這似乎也包含著通過展示內部成果來鞏固體制團結的意圖。

  淑明女子大學座席教授南成旭說,當前被評價為朝鮮外交的“高光時刻”,此次朝中俄三國首腦會面,被視為金正恩委員長鞏固其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契機。分析認為,金正恩委員長時隔66年登上天安門城樓,站在習近平主席左側接受最高禮遇,在向世界印刻朝鮮正常國家形象方面取得了相當成果。此外,這還被分析為,是克服河內會談後外交孤立和對朝制裁的"神來之筆"。

  金正恩委員長在此次訪華中討論經濟合作,連生存問題都照顧到了,在與普京總統的會談中提及烏克蘭派兵要求補償等,奉行了“安俄經中”的政策。朝鮮無核化事實上已經泡湯,而朝鮮現在則將自己提升為核裁軍協商的主體。此外,朝中俄對韓美日的新冷戰格局預計將對朝鮮有利。然而,外交成果無法解決朝鮮所有內政問題,軍事優先主義和無視人民的統治最終將遭遇瓶頸。因此,韓國政府應該密切關注朝鮮的軍事冒險主義,在鞏固韓美同盟的同時管理韓中關係,展開明智的外交。

  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朴元坤指出,在公開宣稱反對陣營對抗的背景下,談論朝中俄格局似乎並不容易。朝中俄首腦共同站在天安門城樓中央,使得這一格局得以凸顯,但要將其具體化為實體聯盟仍有局限性。越是如此,韓美之間的協調就越發重要,因此,韓美雙方亟需在對朝、統一和無核化政策上制定能夠共同協作的方案。

  朝鮮大學院大學座席教授梁茂進說,此次朝中會談中,雖然沒有對朝美首腦會談的具體提及,但從其提及加強在半島問題上的合作、以及開展高層交流和戰略溝通來看,預計在未來朝美首腦會談推進前,朝中將進行密切協商。對中國而言,這意在重建其在朝鮮問題上的政治“監護人”角色;而朝鮮則認為,近期舉行朝美會談的可能性不大,並預計將以中國為後盾,通過聯合國和多邊會議,尋求獲得更多擁核國家的承認和支持,以提高自身的談判籌碼。朝中首腦達成的高層交流,首次實施的場合預計將在朝鮮建黨80周年之際,屆時中方很可能將帶著經濟支援方案等前往。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