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東亞安全

中評編譯:美韓同盟調整引擔憂 怎應對?

2025-04-25 00:21:12
  中評社首爾4月25日電(記者 崔銀珍編譯)梨花女子大學朝鮮學科教授朴元坤日前在韓國《中央日報》專欄上發文,表示當韓半島發生緊急情況時,韓國應該迫切做好單獨應對朝鮮攻擊的準備和覺悟。文章編譯如下:

  令人擔憂的韓美同盟再調整

  “你已沒有牌了。”今年2月28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發出的聲音記憶猶新。特朗普將澤連斯基叫到白宮說六次這話後,似乎將他趕走的場面,讓美國的盟友和友方國家極度緊張。特朗普在就任後的兩個多月里,無視原有的理念、體制和價值,表現出比起國家更重視個人、比起同盟更重視私人關係的姿態。這預示著韓美關係,特別是韓國安保的核心軸——同盟的再調整。

  預計特朗普政府也會對同盟國韓國進行與現有秩序完全不同層次的高強度施壓。首先,會要求韓國積極參與牽制中國。目前在特朗普政府負責研究包括同盟戰略在內的國防戰略的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表出得立場上可以看出這一點。對華強硬派的科爾比是特朗普第一期國防部負責戰略及力量開發的副助理國務卿,主導了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書的制定。他在2021年出版的《拒止戰略:大國衝突時代的美國國防》一書中,將美國面臨的最大安全威脅定義為中國。科爾比本月4日在美國參議院人事聽證會上也露骨地現出了警戒心表示:“北京的目標是最終取代美國爭取世界主導權”。他還表示,為了牽制中國,將向日本和台灣施壓,要求其加強防衛力量。

  科爾比並沒有把韓國作為牽制中國的核心國家。在《拒止戰略》中也承認了韓國、澳大利亞等參與的反華連帶的必要性,但並沒有把韓國選為最優先夥伴。這可以理解為,如果韓國主動、積極地牽制中國,就會表示歡迎,但不會下太多的功夫。但這種立場反而會給韓國帶來更大的負擔。因為如果在牽制中國的美國最優先目標上,韓國的作用被限制,韓美同盟的重要性將相對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考慮縮小駐韓美軍的規模、轉移部署或撤離。美國國內已經有人表示:“韓國必須同意美國的戰略靈活性。這意味著美國可以將韓半島的美軍用於韓半島以外的緊急狀況,即與中國有關的情況。(斯坦福大學弗里曼-斯波格利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奧里亞娜·斯凱拉·馬斯特羅) ”。不禁讓人想起6·25戰爭之前把韓國排除在美國防線之外的‘艾奇遜防線’。

  同時,平澤的駐韓美軍基地"漢弗萊斯"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燙手山芋。每當美國掀起增加防衛費分攤額的風波時,韓國就會打出漢弗萊斯這張牌:“我們花了這麼多錢建設了基地,應該削減防衛費分擔金”。韓國與美國協商後,為了讓分散在首爾龍山等地的駐韓美軍在最佳條件下生活,建立了世界最大規模的駐海外美軍基地。該基地占地14.677平方公里,是汝矣島的3倍左右,平時可容納4萬3000人,最多可容納8萬5000人的具備尖端設施的基地。2017年11月特朗普訪韓時,他參觀了漢弗萊斯的設施,感到非常滿意。但美國早在20多年前就摒棄了動用大規模地面部隊的戰爭,讓該國負責地面作戰,以保衛盟國。與韓半島的現實不同,美國對朝鮮的地面部隊的作用和駐扎地的重要性重視程度較低。如果是這樣,美國有可能試圖‘改變用途’,將漢弗萊斯用於牽制中國,而不是朝鮮。

  ‘Lippmann Gap’和美國的方案

  特別是美國為了牽制中國,有可能在漢弗萊斯部署導彈。特朗普在就任一周後的1月27日簽署的旨在構建"綜合防空和反導系統(Integrated Air & Missile Defense, IAMD)"的行政命令值得關注。雖然該行政命令的核心是防禦美國本土,但韓美日構築導彈防禦網絡,最終暴露出了牽制中國的想法。如果美國試圖在漢弗萊斯部署導彈,中國將比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薩德)時更強烈反對,國內輿論也肯定會一分為二。

  正如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所說的"韓國是自動取款機(Money Machine)"一樣,提高防衛費分攤額的壓力也迫在眉睫。科爾比在4日的人事聽證會上提出了‘Lippmann Gap"的話題。這是一位名叫沃爾特·李普曼的美國政治哲學家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國家的外交和軍事目標與執行這一目標的資源之間的不平衡。科爾比表示,美國雖然面臨多維紛爭,但沒有能力做好應對準備,作為克服李普曼差距的方法之一,試圖減少同盟國對美國的依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要求北約自行保護歐洲的安全,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用於國防費。暗示將大幅裁減駐歐洲美軍也是一樣。

  有可能要把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給韓國

  特朗普政府也會向韓國提出類似的要求,試圖調整韓美同盟。其方式是通過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讓韓國‘承擔’防禦韓半島的責任。科爾比也在聽證會上就移交作戰權表示:“特朗普總統的外交政策藍圖是賦予像韓國一樣有能力、有意志的同盟國更大的權限”。特朗普在第一屆的2018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一次朝美首腦會談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韓美聯合軍演是“昂貴的、挑釁性的戰爭遊戲”,表現出了否定的態度。之後美國在第10次韓美防衛費分擔金協商中制定了之前沒有的‘作戰支援’和‘應對態勢’項目,要求韓國政府大幅增加防衛費。作戰支援是美國戰略資產在韓半島展開的費用,應對態勢是美軍在韓半島循環部署、聯合軍演的費用等。這兩個項目是韓美為應對朝鮮的核威脅而發展起來的延伸威懾的核心軸。韓美在去年8月和本月20日結束的聯合軍演中假設朝鮮將使用核武器。美國的戰略資產也與以往不同,與韓國的常規戰鬥力相結合,以應對朝鮮核的‘核常規綜合作戰(CNI)’或‘有針對性的延伸威懾’的名義運營。因此,如果韓美聯合軍演和戰略資產展開中斷,延伸威懾將遭到破壞,韓國的安保將面臨挑戰。

  要求牽制中國,與日本共同應對

  我們的選擇沒有一個是容易的。但是要制定多種劇本進行應對。在特朗普政府期間,駐韓美軍的作用可能會與現在有所不同。有事時,包含在現有聯合作戰計劃中的美國大規模地面部隊支援戰鬥力可能不會到來。美國海軍和空軍的支援戰鬥力也是如此。在追求韓美聯合作戰的同時,迫切需要韓國完全承擔朝鮮威脅的覺悟和準備。因此,韓國應該重新制定作戰計劃,準備構築戰鬥力的‘B計劃’,以便單獨應對朝鮮軍隊的大規模常規攻擊。為此,國防費的上調是不可避免的。

  同時,對於美國提出的積極參與牽制中國的要求,也需要制定應對方案。韓國的立場是還要考慮韓中關係。因此,即使響應美國的要求,也不能公開行動或發聲。是一個非常時期,對安保的挑戰比任何時候都強烈,因為敏感、費用高、不方便而迴避的各種課題蜂擁而至。韓國應該自己製作預想題並寫出答案,已經很迫切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