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鄧中堅。(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4月30日電(記者 鄭羿菲)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鄧中堅29日表示,美國在中南美洲的移民議題、巴拿馬運河議題,都踢到鐵板,這代表即便是美國的後院,依然有其局限性,這是因為中南美洲主要貿易夥伴、主要的投資都是中國,這是中國匍匐前進慢慢發展起來的影響力。再看看拉丁美洲與非洲的資源,這就是中國為何能在關稅戰撐下去的關鍵。
鄧中堅說,談台灣的安全問題,不是要矇著頭做,而是要去觀察中國大陸過去如何匍匐前進,慢慢發展起自己的影響力,看看非洲、中南美洲的資源,這些都是中國可以撐下去跟美國大打關稅戰的關鍵。更重要的是稀土資源的技術,中國已是世界第一位,其他國家都沒有中國那麼有競爭力,台灣必須正視這些事實。
對外關係協會29日召開“2025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百日”座談會,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鄧中堅做上述表示。
鄧中堅,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系博士,曾任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長兼教授、國際談判研究中心主任等,研究專長為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拉丁美洲。
鄧中堅表示,中南美洲雖然是美國的後院,但從兩個議題就能看到美國的局限性,一是移民議題,二是巴拿馬運河議題,其他議題都沒有談,這代表其他議題特朗普沒有辦法掌握,雖然美國在中南美洲累積的投資仍是最高,但現在中南美洲的主要貿易夥伴、主要投資者都是中國。
鄧中堅說,移民議題一開始特朗普處理得很順利,像是墨西哥張開雙臂歡迎遣返的民眾,但3月就曾發生行政失誤造成1名薩爾瓦多裔的美國人誤遭遣返,再加上美國最高法院要求特朗普政府暫停遣返遭拘留的委內瑞拉移民,必須經過正當法律程序審判,這些都能看到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有潛在問題。
鄧中堅指出,巴拿馬運河議題,特朗普要求對美國船隻免費開放,但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否認,再加上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9日與巴拿馬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打算加強雙方的軍事安全合作,重派美軍部署運河地區,但遭巴國安全部長阿布雷戈(Frank Abrego)公開反駁、拒絕提議。由此看來,美國對巴拿馬運河議題也只能點到為止。
鄧中堅認為,從中南美洲的移民、巴拿馬運河2個議題來看,可以看出特朗普執政的粗糙、美國對中南美洲的局限性,是踢到鐵板。主因中國在過去一段時間對中南美洲的經營,包括鋰礦的“鋰三角”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投資發電輸電配電系統,及電動車產業等。
鄧中堅表示,針對美國的農業部門,中國過去從美國進口玉米、大豆與小麥等糧食,為了因應美國的關稅戰,中國改從巴西、阿根廷進口,這足以抵銷與美國之間的關稅戰,因為加了關稅後,美國的農產品完全沒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