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委吳思瑤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俞敦平攝)

媒體到現場採訪。(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11月24日電(記者 俞敦平)南投與花蓮陸續出現民代因仍具中國大陸國籍遭解職後,中國國民黨主張修法,明定陸配不適用《國籍法》,應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國籍認定,批評內政部擴張解釋。對此,民主進步黨籍立委吳思瑤今日回應指出,公職涉及國家忠誠,要求單一國籍是國際通例;若中國大陸籍人士不放棄原國籍即可參政,將形成制度不公平,也可能因《中國國家情報法》帶來台灣的安全風險。
南投縣議員史雪燕、花蓮村長鄧萬華因被認定仍具中國大陸國籍遭解職,引發法源適用爭議。國民黨主張修法,明確排除陸配適用《國籍法》第20條,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架構處理;內政部則強調中國大陸屬“特殊地區”,國籍認定仍須依《國籍法》與現行制度,公職人員須具單一國籍。雙方因此在法律定位、國安風險與制度一致性上形成對立。
吳思瑤今受訪時表示,全球多數民主國家皆要求公職人員具單一國籍,避免產生雙重忠誠問題。“要參選、要進入公職,就放棄原始國籍,這是國際通例”,她強調,此原則不會因對象是陸配而例外。
吳思瑤指出,中國大陸現行《國家情報法》賦予政府向國民要求協助情報工作的權限,若保留中國大陸國籍者取得台灣公職,可能接觸敏感資訊,台灣安全疑慮不可輕忽。“這不是族群問題,而是國家安全問題”,她說。
吳思瑤也批評國民黨推動修法“只替陸配例外”,忽略其他新住民皆需遵循相同規範。“法律若只替某一來源國開門,就是制度不公平”,她表示,任何修法都應確保國籍與公職制度的一致性,而非因政治需求另設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