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委鍾佳濱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俞敦平攝)

綠委吳思瑤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11月24日電(記者 俞敦平)賴清德22日在黃百韜殉國紀念日於社群發文致敬,並指出應緬懷“為國奮戰的國軍官兵,而非共諜”,被視為回應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祭拜,因涉共諜案而被處死的前中將吳石的爭議。國民黨隨後反擊,批賴清德刻意不提黃百韜的抗日經歷,指其“掐頭去尾”以政治目的詮釋歷史,雙方論述迅速升高為對國家忠誠與歷史定位的攻防。今日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吳思瑤受訪時回應相關爭議,認為悼念殉國將領是賴清德本分,並指國民黨才是在扭曲史實。
黃百韜曾參與對日抗戰並於1948年徐蚌會戰中殉國,歷史定位同時具有抗日與抗共意義。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悼念因匪諜案遭處決的吳石,引發社會議論。賴清德22日發文強調應追思守土將領,被外界視為對此回應;國民黨則批其貼文未提黃百韜的抗日貢獻,引爆後續口水戰。
對此,鍾佳濱今日於立院受訪時表示,黃百韜在徐蚌會戰中為保衛中華民國而殉國,賴清德作為三軍統帥向殉國將領致敬“完全合乎元首角色”。他批評國民黨對歷史詮釋搖擺,指鄭麗文同時悼念吳石與蔣經國的作法,讓蔣經國“地下有知都要跳腳”,質疑國民黨以黨派利益切割史實。
吳思瑤則表示,賴清德的貼文意在強化全民對國家安全的認知,悼念殉職將領是元首本分,而國民黨將此與鄭麗文祭拜吳石混為一談,“本末倒置”。她指出,吳石身分經法院確認,本不宜與殉國將領並列。
吳思瑤批評,國民黨對賴清德的攻擊反而凸顯其在歷史定位上的矛盾,“是為鄭麗文此前的行為甩鍋”。她強調,守土將領與匪諜身分類型截然不同,應予以清楚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