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學者林騰鷂。(中評社 俞敦平攝)

公聽會現場。(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12月02日電(記者 俞敦平)“立法院”今天舉行全院委員會“司法院”人事同意權案公聽會,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推薦的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林騰鷂在會上猛烈批評蔡英文和賴清德提出的大法官提名人選,認為這些人無法捍衛憲政核心理念,反而助長政治破壞。他呼籲“立法院”拒絕通過相關提名,並強調憲政改革的迫切性。
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主持全院委員會“司法院”人事同意權案公聽會。
林騰鷂指出,近年來憲政災難頻仍,尤其是多項大法官判決違背憲政原則,已導致社會對大法官群體的信任全然崩解。
林騰鷂以“漠視憲政災難的法律人,不適任大法官”為題,詳細闡述憲政的三大核心理念,包括主權在民、統治權行使需經人民同意與監督、以及責任政治。他批評現任與被提名的大法官,違背這些原則,尤其在廢除死刑等議題上,大法官凌駕民意、擅自作出實質決策,嚴重破壞憲政架構。
他還特別點名被提名的“司法院長”張文貞、副院長姚立明以及其他候選人,認為他們具有明顯的政治偏向,甚至在過去涉及與執政黨的合作,讓外界質疑其政治中立性。他直指,這些人一旦出任大法官,恐進一步損害法治與憲政秩序。
林騰鷂指出,蔡英文與賴清德在過去數年對憲政改革的承諾全數落空,例如“國會”改革與司法改革。他以賴清德曾承諾推動“內閣制”為例,批評這些政見僅是“憲政屁話”,毫無實踐。他更質疑,提名人的背景與施政紀錄顯示,他們將延續這種憲政破壞的風格。
接著,林騰鷂引用過去前輩大法官的作為,例如翁岳生和王澤鑑,強調這些憲政守護者的理想與現狀形成鮮明對比。他認為,如今的大法官制度需要全面改革,避免被政治工具化。
林騰鷂最後呼籲,“立法院”應拒絕通過這些提名人選,以捍衛憲政尊嚴與核心價值。他強調,當前憲政體制已被扭曲,若繼續任由不適任人選出任大法官,將進一步摧毀台灣民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