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黨鬥爭百態

蘇煥智:修法後民進黨少了選戰綁樁經費很痛

2024-12-25 00:08:56
蘇煥智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12月25日電(記者 黃筱筠)“立法院”日前通過三項法律修正案引爆朝野衝突,前台南縣長蘇煥智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民進黨最在意的是《財政收支劃分法》,對民進黨來說,少了一些靈活運用的預算,對選戰綁樁的項目,或是臨時承諾的項目,比較有彈性對地方建設的錢,或是社團活動比較方便補助的部分,都難以運用,修法過後反而變成地方政府可靈活運用這些經費。

  蘇煥智在2018年以前是民進黨籍,曾擔任民進黨籍“立委”,在2001年到2010年間擔任台南縣長,台南縣市合併改為“直轄市”後,由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蘇煥智2018年3月宣布退出民進黨,並在2019年成立台灣維新黨。台灣維新黨已於今年3月召開第2屆第3次黨員大會決議解散。

  “立法院”會20日在朝野激烈攻防後,三讀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等部分條文修正案。

  曾任“立委”的蘇煥智認為,這三項修法很難說“違憲”,但民進黨目前也否決大法官人事同意權,很可能是故意要癱瘓“憲法法庭”,民眾對司法不信任,很多民眾提出要“釋憲”,未來民眾會求助無門,很可能會累積民怨,綠營一定會強調是在野黨修法導致。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帶頭反對大法官被提名人劉靜怡是否反賴清德。蘇煥智說,陳水扁時候也有過人事案被否決,但扁上台時曾任用藍營能接受的人像是郝龍斌擔任“環保署長”,扁用中性的人,是因為當時朝小野大,扁想爭取在野黨支持。但之前大法官“憲法法庭”處理“國會”改革相關法案修法關於調查權等,被認為太偏頗,“大法官工具化”,並沒有超然獨立,就像過去“釋憲”農田水利會一樣,大法官成為執政黨工具。

  蘇煥智認為,在野黨對於“憲法法庭”修正方向錯誤,跟政府有關係的“釋憲”,大法官都傾向政府,現在在野黨拉高“釋憲”門檻會對人民更慘。大法官應該是防止單一政黨提名過半,應該要有一套制度,不能讓大法官被同一黨控制超過一半席次,應該朝野坐下來討論。但把大法官任期錯開,已經證明不行,扁時代當時提名大法官沒通過,最後就拖到後面,變成任期重疊。

  他認為,大法官提名應要按照政黨比例分配,或是不能完全由“總統”提名,可以讓“國會議長”也握有幾席大法官提名權等,至少要朝向以政黨比例提名,“中選會”委員過去就有這樣機制,按照政黨比例。

  蘇煥智表示,這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選沒有通過,現有8位大法官也都是民進黨提名,接下來民進黨應該會繼續提名,而在野黨也應該是持續不滿意。這次人選以“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姚立明來看,政治性太強、法律性太弱,政治事務爭論太大。“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則是社會知名度太低,社會參與性也太少,這些提名人選通通都有這個問題,社會貢獻度不顯著、陷入政爭太多,反應出法學界的危機。

  黨團大黨鞭柯建銘帶頭反對本身是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兼所長的劉靜怡,蘇煥智認為,劉靜怡是比較改革派,之前對於數位身分證問題持反對意見,比較強調隱私權問題,關注科技隱私之間的議題,“民進黨反對她,很有趣”。劉靜怡做的事情比較是民進黨過去價值,民進黨卻反對她,“現在民進黨很多事情的處理令人看不懂。”而賴清德現在自己也很難控制這個局面。

  未來“憲法法庭”會開天窗?蘇煥智表示,的確是馬上影響,《“憲法”訴訟法》三讀通過後,依據修法條文會無法針對有爭議法條做出解釋,等於新法通過後,依照現在大法官同意權的行使,“憲法法庭”確實會開天窗。針對新法民進黨現在還不知道會不會由“行政院”提出覆議,但藍白陣營合作席次過半,“政院”提出覆議還是會輸。

  他也說,藍白陣營對於《“憲法”訴訟法》修法可能沒有想清楚,除了政府單位“釋憲”,還有人民對政府,人民對人民等“釋憲”案,而人民對政府“釋憲”是比較不利人民,現在新修法提高門檻,更剝奪人民權利,以及人民公益性的事務,台灣社會價值面向會更保守,國民黨與民眾黨採取是更維護政府立場,這個決策大有問題,很可能是藍白陣營對於修法的誤解。

  蘇煥智表示,但是民進黨現在要傷腦筋是《財政收支劃分法》,關於一年新台幣3千多億分配權,“到2026年選舉還有兩年,那就是7千多億,這才是民進黨最痛到地方”。對民進黨來說,應該是少了一些靈活運用的預算,針對選戰綁樁的項目、臨時承諾等比較有彈性的科目,對地方建設的錢,或是社團活動方便運用的經費等,難以靈活運用,反而變成地方政府可以靈活運用。

  他說,但是對既定計劃的預算,是否一定要花,難有一定。像是高鐵延伸到屏東,經濟效益本來就是有問題,台鐵路線營運管理效益可能要更高銜接等,只要高雄到屏東的台鐵與高鐵接續好,不見得要去搞另一條高鐵,要延伸高鐵路線需要徵收土地,不見得是一個聰明策略。而軌道計劃經濟效益有投報率,外部效益也都需要評估,那些計劃不見得都需要,因為地方目前沒錢,所有計劃都按照中央訂定,應該讓地方有選擇權。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