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經濟科技

施威全:台入CPTPP八字都沒一撇

2024-11-08 00:03:03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中評社 方敬為攝)
台灣的經濟發展以貿易為導向。(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11月8日電(記者 方敬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今年度執行委員會將在11月底舉行,針對台灣加入的可能性,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從2021年申請迄今,CPTPP仍未成立審理台灣加入的工作委員會,而同年申請加入的英國則將於今年12月正式生效,顯然台灣要加入“八字都沒一撇”。

  施威全指出,CPTPP對於加入成員的批准採取共識決,中國大陸與台灣在同時期先後申請加入,目前兩岸在CPTPP執委會的架構下都沒有成立審查工作小組,當然除了評估是否符合條件外,政治影響力也會是左右的因素,台灣要加入CPTPP還有許多挑戰待克服。

  施威全,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在賴幸媛擔任陸委會主委時間擔任簡任秘書,曾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新北市經濟發展局長等職,現職為網路媒體《菱傳媒》董事長、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CPTPP執委會11月27日將由輪值主席國加拿大召開,討論新申請入會案,“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多位“立委”7日皆關注CPTPP執委會何時啟動台灣入會案的討論。“經濟部長”郭智輝答詢時指出,CPTPP成員在討論入會案時,會依循“奧克蘭三原則”,也就是符合協定高標準、遵循貿易承諾、全體成員共識決,會繼續努力。對於中國大陸申請狀況,他則表示,中國是否符合協定的高標準,大家看法不一致,由此評估,中國要入會“沒那麼快”。

  對於台灣加入CPTPP的可能,施威全認為,與輪值主席是何者,沒有直接關聯,先前大家會觀測哪一國對台較友善,或是較有距離,來評估台灣申請加入的機率高低,但其實從程序上來看,所有申請加入的經濟體都必須經過CPTPP執委會架構下的專門工作小組審查,台灣連工作小組都沒有開設,顯見台灣的申請案並沒有列在審理的優先對象。

  施威全指出,英國與台灣都在2021年申請加入CPTPP,歷經工作小組審查、成員決議,在2023年7月宣布完成談判,並與CPTPP成員簽署《英國加入CPTPP議定書》,配合英國國內法規制定,該協定將於今年12月15日正式生效。從英國的例子來看,除了本身要滿足自貿區條件外,還要經過審查與談判程序,成員的共識決也是一大關鍵。

  他提到,CPTPP執委會迄今仍未開設對台審查的工作小組,對照台灣政府營造樂觀的氛圍,顯然有所落差,可說台灣要加入CPTPP“八字都還沒一撇”,仍有許多挑戰待克服。

  施威全提到,台灣積極爭取加入CPTPP,最大的原因在於,面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的生變,再加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成形,以貿易為導向的台灣勢必得設法在自貿區有一席之地,可是目前看起來不得其門而入,這會是相對棘手的狀況。

  施威全指出,先前台灣開放美國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對外宣稱有利加入CPTPP,現在看來似乎沒有直接關聯,後續又在美國片面宣布下,加入所謂的“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但對於台灣貿易開拓美國市場方面,對台又沒有特別優惠,雖然有所謂的通關便利措施,可是關稅減免等真正關鍵的措施,隻字未提。

  施威全說,且依據“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執行法”,公佈了美國針對農業、環境及勞工3議題的談判目標,“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隨之呼應、表達歡迎,形式上看起來又是美國主導、設定議題,台灣官方甚至還“美化”了美方的提議,把美方文字翻成中文放在官網上時“趨吉避凶”。

  他指出,美方的版本說,“針對農業一章的擬議條文,包括一套廣泛的條款,擴大或開放讓美國農業生產者能進入台灣市場”,但台灣官方在翻譯時將其省略為“文本旨在開放或擴大市場進入之機會”,把主角“美國農業生產者”刪掉了,淡化未來可能對台灣農業所造成的衝擊,台灣後續的經貿處境確實要面臨程度上的挑戰。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