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專家觀點

曾偉峯:中美在台海議題上 越來越不對稱

2025-09-26 00:32:22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9月26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中美關係,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中美雙方都有接觸的需求,因此增加會面、熱線是必然的,也形成護欄避免誤判。中美目前重點聚焦在關稅貿易談判上,台灣議題並非當前首要議題,不希望在中美經貿談判中,因台灣問題起任何漣漪。

  曾偉峯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暫停超過4億美元的對台軍援,很可能是特朗普對台灣議題上更加謹慎,甚至是希望以此取得一些好處。中國對台灣問題,現在就是跟美國打持久戰,解放軍定期軍演,慢慢的就把台灣的戰略空間限縮了,從暫停軍援來看,是美國對中國的讓步,但中國卻從未在台灣議題上對美國讓步。

  曾偉峯指出,中美在台海議題上,越來越不對稱。中國有自己的戰略步調,美國反而在戰略上更缺乏耐心,即便台美關係持續升溫,但到某種程度美國可能還是會擔憂中國的態度,美國並非無上限的支持台灣。

  美東時間19日早上、北京時間19日晚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特朗普透露,他們同意,兩人將在今年10月底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會面,特朗普將於明年初訪華,習近平在適當時候訪美。

  曾偉峯是美國北德州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東亞政治與經濟發展、國際關係,曾任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國防安全研究院”量化分析與決策推演中心助理研究員,現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國際合作事務統籌長。

  曾偉峯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中美雙方領導人彼此都有接觸的需求,中國應是在熱線中瞭解美國在關稅談判上的底線,而美國則希望試探中俄朝之間的合作關係,特別是特朗普在93閱兵諷俄朝密謀對抗美國,雙方都有需求,彼此增加接觸是必然的,對中美關係的穩定也不是什麼壞事,就像美國所講的護欄作用,避免進一步的誤解造成衝突。

  至於在中美公開的資訊中,熱線似乎並未多談台灣問題,曾偉峯說,中美目前的議題聚焦在關稅貿易談判上,尤其經貿議題關乎中美的國家利益,可預見目前中美比起安全、台灣問題更加重視經貿議題,雖然台灣不構成熱線議題的重心,但他相信中美元首一定有談到台灣問題,只是並非當前中美的重要議題,因此在公開資料中淡化,或是沒有共識就不要放出來,免得讓雙方更重視的經貿議題失焦。

  曾偉峯指出,至於美國在台協會(AIT)13日表態“台灣地位未定論”可以從2個角度來看,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並非什麼壞事,等於是在兩岸議題上,美國作為台灣的後盾,但另一個角度或許也是美國對中國的試探,因中國在93閱兵有一連串針對台灣的國際宣傳,AIT的作為是在展現美國具有一定能力的主導權,可以做某些事改變輿論方向,尤其在中美元首熱線的前夕,至少能增加對中國談判的籌碼。

  中美元首敲定下個月在APEC會面,而此前先有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特朗普為了推動與中國的貿易協定,暫停一項超過4億美元的對台軍援,接著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把“美國公開宣布不支持台灣獨立”作為特朗普訪問中國的前提條件。怎麼看這些訊息的釋出?

  曾偉峯認為,這些消息看起來都是媒體從另外的管道獲得,並非官方主動公開,若是主動表態,這代表特朗普已經換到了什麼東西,從特朗普的風格看來,並不會無緣無故的就做某些事,暫停超過4億美元的對台軍援,很可能是特朗普對台灣議題上變得更加謹慎,不希望在中美經貿談判中,在台灣問題上有任何漣漪,這也能印證中美元首熱線並沒有對台灣問題那麼高調,甚至是特朗普希望以此來取得一些好處。

  曾偉峯表示,就現階段的中美關係而言,若中美想再經貿上達成比較和緩的共識,便不需要在台灣問題上針鋒相對,中美若要在台灣問題上針鋒相對,也得等中美關稅談判處理到一定的階段後才會有,這在中美之間存有共識。

  曾偉峯說,就中美關稅談判,中國其實並沒有急著要達成協議,因為中國早在特朗普就任前就預料到他會以關稅對付中國,當下要與美國打的是持久戰,畢竟特朗普也才當4年,中國撐得住、保有更多的戰略定力,甚至成為中國內部改革的動力,反觀特朗普雖然看起來很強硬,但因為選舉的因素急著與中國達成一定的協議、斬獲,否則這一連串關稅動作就顯得毫無意義,特別是中國是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

  曾偉峯認為,台灣問題對中國來說,也不是現在迫切要處理的問題,現在就是跟美國磨,解放軍定期軍演,慢慢的就把台灣的戰略空間限縮了。美國暫停超過4億美元的對台軍援,就是對中國的讓步,未來若真的美國公開宣布“不支持台灣獨立”,也是相同的意思,反而是中國在台灣問題上都並未對美國讓步,中國展現的都是持久戰,美國只要不講,中國就不談,但解放軍機艦仍然在創造國際論述的事實存在。

  “中美在台海議題上,看起來越來越不對稱。”曾偉峯指出,中國有自己的戰略步調,美國反而因為特朗普的政策,又急於有所斬獲,在戰略上更缺乏耐心。台灣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必須謹慎應對,台灣在中美關係之間的戰略空將本來就很小,目前政府方針可能還是偏向美國、仰賴美國的保護,即便台美關係持續升溫,但還是有門檻存在,到某種程度美國可能還是會擔憂中國的態度,美國並非無上限的支持台灣。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