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專家觀點

高少凡:特朗普對中示好 將台灣籌碼化傾向

2024-12-11 00:36:11
東海大學國際學院國際經營管理學位學程副教授高少凡。(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12月11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共和黨籍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日前透露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溝通”,但未談到台灣問題,東海大學國際學院國際經營管理學位學程副教授高少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特朗普宣稱只談到協助俄烏實現和平,未談台灣問題,甚至未傳達“別攻台”相關訊息,特朗普單方說詞,可視為示好,未碰觸中方“核心利益”,也揭示其將台灣籌碼化的傾向。

  高少凡,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國際關係博士、覺行生命教育基金會董事,曾任東海大學國際長、東海大學國際學院籌備處主任、銘傳大學國際長等職。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與東協研究、東亞與東南亞區域研究、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

  特朗普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8日播出的預錄專訪透露,上周曾與習近平溝通,要求中國協助烏克蘭實現和平,但沒有提到台灣問題;主持人問,若中國在特朗普總統任內攻台,是否承諾保衛台灣?特朗普答,“我不會說(I never say)”。

  針對特朗普說詞,高少凡表示,目前中國官方都沒有相關評論與回應,中國大陸的官方媒體也沒有任何證實,所以這件事情就是單面的說法,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主動透露,代表有意藉此達到某些政治目的或效果。可以發現,特朗普聚焦在俄烏戰爭,顯然是希望未來他上任後,中方能在調停俄烏戰事的相關工作方面,與美國新政府合作。

  高少凡解釋,特朗普發言的時間點,正逢拜登政府開始升級俄烏戰爭態勢之際,今年11月18日,拜登政府取消對烏克蘭使用美國遠程武器的限制,包括允許使用射程超過300公里的ATACMS導彈攻擊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同時加大力度向烏克蘭提供多批次武器,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及多種精確打擊武器。拜登政府在卸任前,擴大激化俄烏戰爭,顯然是刻意替即將接任的特朗普製造難題。

  他提到,拜登政府的行動引發了俄羅斯警告,可能掀起更大規模的衝突,顯示俄烏戰爭的地緣政治壓力已進一步上升,這對特朗普宣示終結俄烏戰爭的目標構成挑戰,因此特朗普必須透過某種態度宣示,來爭取中國在調停俄烏戰事方面提供協助。

  高少凡指出,當今地球上面能夠有資源、有力量,影響烏克蘭、中東、東亞區域安全穩定的衹有三方,也就是美國、中國、俄羅斯,而俄烏戰爭的走向,俄國又是當事人之一,特朗普更需要尋求中國的協助。所以可以觀察出,特朗普強調與習近平溝通的議題,是以“協助實現烏克蘭和平”為主,同時並未觸及台灣問題。

  高少凡說明,特朗普很清楚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方多次重申是“核心中的核心”,所以特朗普當然不會去談到出兵保台,或者讓中國大陸不要攻台相關訊息。尤其,這段說詞完全是特朗普單方面的說法,無論實際上習特有沒有過溝通、談話,特朗普這些表態,某種程度可解讀為“示好”,透過不碰觸中國核心利益,背後用意是換取中國在其他議題上的協助。

  他認為,特朗普的宣示,台灣方面要有所警覺,因為某方面揭示,特朗普有將台灣籌碼化的傾向。別忘了,拜登曾經4度在媒體訪問時公開表態,美國會介入台海衝突,同樣是拜登透過媒體發言謀取政治紅利的做法;特朗普反其道而行,甚至面對台灣問題態度保守,或正是其達到政治目標的手段之一。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