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5日上午在關島過境期間,與美國聯邦眾院議長強生及聯邦眾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等議員通話。(照片:總統府提供)
中評社台北12月6日電/賴清德出訪南太平洋邦交國,過境夏威夷與關島期間,先後與民主黨籍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共和黨籍現任議長強生(Mike Johnson,R-LA)通話,學者肯定賴能夠與兩人聯繫,都是加分,但美國政權即將交接,強生與特朗普的關係畢竟優於佩洛西,“通話順序若能調整,確實會更好”。
賴清德2日過境夏威夷期間,先與佩洛西通電話;5日在關島過境期間,則與強生、眾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Hakeem Jeffries)、聯邦參院軍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維克(Roger Wicker,R-MS)等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通話或視訊會議;但佩洛西在“特朗普報復名單”榜上。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李彥秀說,賴清德在外交單位安排下與佩洛西通話,難道賴清德以及外交團隊不知道佩洛西與特朗普是“死對頭”嗎?如果不是刻意要給特朗普難看,就是賴清德與團隊的外交知識與策略貧乏到讓人跌破眼鏡。
“美方應該沒那麼在乎!”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認為,台灣政府常態性和美國兩黨接觸,而且美國在台灣議題已有跨黨派共識,他不認為會因為先與佩洛西通話而得罪特朗普,“特朗普現在專注在其他議題,台灣不在他的議程上”。
然而,馬準威也提醒,賴政府外交團隊在通話安排上,若能調整先後順序,應該會比較好、比較無法讓人做文章。當然無論順序如何安排,都可能遭受議論,例如若把強生放在前位,可能也有人說拜登都還在任,人走茶涼。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判斷,外交團隊應該有與兩人聯絡,或許是佩洛西先回覆,這兩人之中只要有一人有回應,“和美方高層聯絡”的目標就及格了,能和兩人都通上話更是拉高分數。而且佩洛西因為來過台灣,答應的可能性較大,是一個重要備案。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說,強生和佩洛西都是美國重量級人士,通話先後次序沒有太大差異,而且雖然目前美國國會由共和黨掌控,但兩黨都很支持台灣,台灣也應該同時和兩黨打交道,不宜選邊站。況且,2年後就會迎來期中選舉,屆時眾議院全部改選,參議院也會有1/3席次改選,後勢如何仍有待觀察。
李大中強調,賴清德此次出訪,拜登仍在任,台灣還是希望能在未來出訪中南美洲邦交國時過境美國本土,等明年特朗普上任後如何處理台灣過境要求,挑戰才剛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