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董事長譚耀南。(中評社 張穎齊攝)

左起譚耀南、趙怡翔、葉耀元、王宏仁、高碩泰、邱師儀、尹麗喬。(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11月8日電(記者 張穎齊)美國共和黨總統當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將重返執政。針對他選前曾談及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揚言提高關稅,並稱台灣應該付保護費,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董事長譚耀南7日在“國策研究院”座談會上表示,他認為應要對美國特朗普說清楚,台積電不等於台灣、也不是“護國神山”,台灣政府對台積電沒有實質控制與影響,台美要溝通,探討怎麼解決貿易失衡逆差的問題,台灣可加大對美國投資。
譚耀南強調,台灣一定要說清楚,台積電不等於台灣、台灣不等於台積電,台積電是全球前十大的半導體公司,更扮演半導體領頭羊的角色,都以美國的客戶、國際投資人為主,台積電不是台灣企業而已,更在美國、日本、德國都有生產線、都有龐大的投資。
譚耀南說,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的廠,可能今年12月就要舉行完工典禮,台積電應該也會邀請特朗普去。雖不一定知道台積電是否會在美國加大投資,但眾所周知台積電是具有完整治理且成熟的公司,還有許多股東等,台灣政府對台積電並無實質的控制與影響。
“台積電不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譚耀南說,這件事很重要,台灣必須非常清楚地向美國特朗普去做論述、溝通,台美英討論如何解決投資貿易的問題,包括貿易失衡持續逆差,還有能源的問題也要用心思考,應降低貿易逆差,台灣可加大對美國的投資。
至於特朗普要求台灣的“國防”支出要占GDP 10%,譚耀南說,現在台官方長期債務比重占GDP 26%,相比國際其他國家還算低,還有很大空間可去增加。當然台灣政府與全民要達成共識,這非常重要,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新政府上任,將是歷史關鍵時刻,台灣政府要與民間社會形成良性的溝通、對話,必有具體有效的政策、方向、論述,因應特朗普政府,才是符合台灣最大利益。
台灣要如何因應特朗普上台?譚耀南說,特朗普稱將對全世界加關稅,台灣政府要立即盤點,在防衛預算上,台灣2025預算編列數是GDP的2.45%,要如何具體承諾做到3%?對美軍購清單都要重新盤整,不能等到特朗普上任後才調整,特朗普上台前,就要與特朗普的核心團隊用各種形式去進行接觸溝通。
他說,特朗普對韓國、日本都是如此,台灣的差異在與美國並無“邦交”關係、也無協防條約,所以希望能有台美協議,台灣可提出若增加關稅、軍事負擔費用,但美國就要願意與台灣締結協議、甚或協防條約,台灣社會才會很願意。這些都涉及中美競爭,日、韓都在為此盤整、計劃談判、周旋,台灣也該提出台美協議。
回到美國選舉結果分析,譚耀南說明,特朗普相較2020反守為攻,民主黨要盤整如何重新論述?民主黨現在處於低檔盤旋,下次2026還有期中的眾議院選舉,需要調整路線或人事。特朗普則要加速兌現選前政見,並具體落實,包括企業減稅方案、頁岩油開採、邊境管制、反墮胎如何立法等,都要加快,聯邦政府的預算也是一樣。
此外,他說,在外交方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看起來有在準備和特朗普談,澤倫斯基是否願意加入北約當作交換條件停火?另外美國也要看俄羅斯總統普亭、北約。至於以色列方面,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應該是鬆口一氣,在美選前並未攻擊伊朗的石油設施,特朗普應會加大力道處理中東問題;對於朝鮮半島也會進行政策上的應對。
“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7日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行“美國大選結果與新政府對外政策走向”座談會,由““國策研究院””董事長兼院長田弘茂開場,第一場次“美國大選結果分析”由“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王宏仁擔任主持人,引言人有台前駐美代表高碩泰、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葉耀元、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邱師儀、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趙怡翔、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尹麗喬、與談人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董事長譚耀南。第二場次“新政府對外政策走向”主持人為“國策研究院”副院長郭育仁、引言人為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暨永續長李鎮宇、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在台辦事處主任葉皓勤(Marcin Jerzewski)、“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傅澤民、與談人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

採訪座談會的媒體。(中評社 張穎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