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獨派觀點

賴出席IPAC 反對2758決議連結一中

2024-07-30 14:44:35
賴清德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演講。(擷取供訊畫面)
賴清德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演講,致詞後就離開。(擷取供訊畫面)
  中評社台北7月30日電(記者 黃筱筠)賴清德下午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演講,他用中文演說,再度重申競選期間的“四大和平支柱”。他也提到,要特別感謝美國政府及歐洲議會等國際力量,分別透過公開說明或決議,反對中國錯誤詮釋聯大第2758號決議,與“一中原則”不當連結,企圖用來限縮台灣的國際參與,並且建構中國武力犯台的法理依據。

  賴清德出席IPAC年會,致詞將近10分鐘。致詞後合影完就離開,媒體也僅以代表進入拍攝。

  由35國國會議員組成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今天在台北君悅飯店舉辦第四屆年會,來自25國及歐洲議會、合共49位議員與政要參加。除了賴清德出席演說致詞外,蕭美琴也會在國際記者會上致詞。

  賴清德在IPAC致詞全文:

  這次IPAC在台灣召開年會,意義非常重大,有23國及歐洲議會、共49位國會議員和政要,不怕打壓,不遠千里而來,不但是歷來人數最多的跨國國會議員訪團,更展現出各國對台灣的重視和支持,也向全球的民主夥伴發出重要的訊息:民主需要團結,民主需要守護!大家更以行動證明,願意為對抗威權主義擴張而努力。

  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站在世界民主防線的最前緣,有守護民主台灣的決心,更有和大家一起奮鬥,維持區域和平的堅定信念。因為我們深信,台海的和平穩定,跟全球的民主、和平與繁榮發展,息息相關。

  近年來,中國在東海、南海擴軍,不僅在台海進行軍事演習,也和俄羅斯,在南海、西太平洋區域,進行海空聯合演習。就在這個月,“北約峰會”的聯合宣言指出,中國是俄烏戰爭的“關鍵支持者”。

  中國威權主義的對外擴張,除了對周邊國家進行軍事恫嚇,也藉由外交打壓、經濟脅迫、網路攻擊、散布錯假訊息等手段,不斷提升灰色地帶侵擾,破壞區域的穩定。

  此外,中國的擴權行為,也經常是透過法律戰,或是扭曲歷史。法律是公平正義的防線,歷史是自我反省的鏡子,絕不能夠拿來作為對外侵略的借口。稍後各位將探討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就是非常顯著的例子。

  藉這個機會,我要特別感謝美國政府及歐洲議會等國際力量,分別透過公開說明或決議,反對中國錯誤詮釋聯大第2758號決議,與“一中原則”不當連結,企圖用來限縮台灣的國際參與,並且建構中國武力犯台的法理依據。

  我要強調,中國對任何一個國家的威脅,就是對世界的威脅。台灣會盡一切力量,跟民主夥伴共同撐起“民主保護傘”(Democratic Umbrella),讓民主夥伴國家,免於威權擴張的威脅。

  攜手促進世界的民主、和平與繁榮,這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台灣當前的全球願景。

  台灣將以“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做為行動指引。

  第一個支柱是,強化國防力量。我們將持續推動國防自主,以及國防採購,建立引進新興技術的機制,以及建構全民防衛體系。上個月,我也宣布,將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來強化社會整體的韌性,足以因應各項挑戰。

  在上個禮拜,台灣剛舉行全國性防衛作戰的軍事演習,今年特別以“無劇本、實戰化”的方式,來驗證國軍的應變能力,也展現我們守護國家的決心。

  第二個支柱是,建構經濟安全。台灣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及創新能力,半導體產業也領先全球。這是台灣的優勢,也是台灣的責任,我們將持續努力,跟理念相近國家,一起打造“民主晶片”(democracy chips)永續供應鏈,促進世界的繁榮發展。

  我們也期盼,台灣和各國深化經貿連結,包括加入CPTPP,與歐盟洽簽“經濟夥伴協定”(EPA),接續推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以及“台英提升貿易夥伴協議”(ETP)的後續協議談判,共同創造更豐碩的經貿成果。

  第三個支柱是,加強與民主國家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懾的力量,以備戰來避戰,靠實力達到和平的目標。

  我們看到,G7領袖上個月發表公報,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及繁榮不可或缺,並且首度納入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

  另外,IPAC今年啟動的“MIST 行動計劃”,讓各國能夠瞭解,在台海地區發生的任何衝突,都將對全世界,造成比俄烏戰爭和COVID-19疫情,更深遠的經濟衝擊。

  我們除了表達由衷感謝,也將持續推動台灣的國際參與,在全球安全供應鏈、公共衛生、氣候變遷等議題,對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第四個支柱是,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領導力。我們知道,各位國際友人,都很關切兩岸關係。身為國際負責任的一員,台灣會致力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不卑不亢,維持現狀。

  我們也願意,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和中國進行交流,降低衝突,達到台海和平。
  
  以上,我所提出的行動方案,將團結所有國人的力量來落實,我們要以團結的民主台灣,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台灣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台灣。促進民主、和平、繁榮,是全球共同的目標。我要再次感謝各位力挺台灣,也期待,我們繼續團結一致,攜手合作落實願景,開創更美好的未來,謝謝大家。
賴清德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演講。(擷取供訊畫面)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