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黨籍高雄市議員張博洋。(中評社 蔣繼平攝)

高雄市議會。(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10月28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時代》雜誌日前刊登華府智庫學者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文章指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深綠無黨籍高雄市議員張博洋向中評社表示,有點太早下定論,賴政府沒有太多動作,中美局勢不明朗,維持現狀較務實,目前執政重點擺在內政,基層產業與民生困境會影響明年選舉成敗,綠要小心被操作庶民經濟議題,會是軟肋。
張博洋分析表示,民進黨要小心明年地方選舉又會被操作一波當初韓流竄起訴求的庶民經濟,因為現在狀況是高科技產業都好,但是中小企業、傳產、鋼鋁都不好,這時候如果有人出來講說要發展庶民經濟,很可能被倒打一把,成為民進黨的軟肋。
張博洋,1991年生,屏東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系學士。曾任快樂聯播網主持人、2020年積極參與罷免時任高雄市長韓國瑜。2022年當選新科高雄市議員,選區為三民區。曾任台灣基進高雄黨部主委,今年7月退出台灣基進,現為無黨籍。
張博洋表示,美中勢力消長是賴清德做出決策的關鍵,如果單憑一篇讀者投書說太魯莽,作為對賴政府主權政策的判斷依據,可能不是那麼的公平,第一,很可能是個人的觀點,第二則是賴政府對於中國的局勢沒有做出太多的動作,重心還是擺在內政,因為明年是地方大選,內政是執政者蠻大的重點。
美中第5輪貿易談判傳出正面消息,外界關注30日“特習會”是否將如期舉行。張博洋表示,加上特朗普不斷地釋出訊號,一下子要見面、一下子又不見面,一下子提高關稅、一下又暫緩或和解。特朗普動作太多,會讓賴政府的動作沒辦法太多,因為局勢很不明朗,這情況講魯莽的話就有點太早下定論。
張博洋表示,他會建議賴政府,目前美中準備在“特習會”贏來新的局面,在這過程中,台灣應該先觀望,而且台灣還面臨關稅戰的壓力,台美關稅會與美中之間的談判有很大連動性,所以在此之前,維持現狀會是比較務實的選擇。
至於綠營明年選情如何,張博洋表示,他認為今年科技股成長率非常強勁,問題是科技股以外,台灣多數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不管是經營者還是底下受雇者,且台灣中小企業在關稅之前景氣就不是很好了,面臨關稅後又雪上加霜的狀況,所以賴政府應該要加強與中小企業的溝通,深入了解需要什麼協助。
張博洋表示,新任的“經濟部長”龔明鑫應該有別於上一任大科技業老闆出身的郭智輝,像是草根“經濟部長”,更關心中南部,像是彰化水五金產業、台中工具機產業、高雄螺絲產業等等,因為是在經濟數據上看不到的產業,很容易被犧牲、受傷、很容易覺得政府沒有去關心,這些人會影響明年選舉成敗。
張博洋強調,他不認為明年選舉成敗是在政治氛圍,而是在基層產業與民生困境,這對明年選舉會有很大的影響。
至於景氣是否不好,張博洋表示,中小企業景氣也會影響民生消費,因為公司沒賺錢,獎金可能變少,消費就會緊縮,花錢就會比較省,當然就會影響到商圈、市集、攤販生意,甚至連“國旅”也會受影響,因為“國旅”不是靠大公司員工再撐,而是靠庶民百姓在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