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籍台南市議員蔡育輝。(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台南9月2日電(記者 蔣繼平)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2周後開放領表,檯面上已有7名表態。國民黨籍台南市議員蔡育輝向中評社表示,黨中央延後兩周選舉的做法是期待適當人選、但也不要傷和氣。他認為新主席須具備本土、年輕、能抵抗司法打壓,才會是和民進黨競爭選票的關鍵。他認為從已表態的名單中,他會支持藍委羅智強。
蔡育輝,1959年生,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現任國民黨籍台南市議員,選區在第一選區(後壁、白河、東山、鹽水、新營、柳營區)。
國民黨中常會8月27日通過將黨主席選舉時程順延兩周,領表時間為9月15日至19日,10月18日選舉,檯面上已有7位人選表態競逐,目前包括“立委”羅智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前“立委”鄭麗文、國民黨中央委員孫健萍、彰化縣議長謝典林及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等7人。
關於這次黨主席的人選,蔡育輝表示,他有三個建議,第一,外省族群身分太重的人不太適合,太強調和統的也不太適合,要與民進黨競爭選票,需要有一點本土氣息,不講台語會不夠親切,不需要再特別強調是外省、菁英,難以被認同。
蔡育輝表示,第二,需要年輕一點,要會網路宣傳行銷,不要只會走過去傳統的陸戰路線,要會變花樣、打議題,真的不要太古意(太老實),要學學民進黨會變很多把戲,出其不意,避免馬上就被對手知道要出什麼招。且要有辦法突破民進黨政府長期壟斷媒體的情況。
蔡育輝表示,第三,要想辦法對抗執政黨濫用司法手段來打擊對手、剷除異己,這次大罷免,全台許多藍營黨工與同志都被收押,很明顯是打擊在野黨,過去台南涉入議長賄選案結果是交保、沒收押,偽造文書搞得比議長賄選案重要,合理嗎?
對於主席的角色是輔選還是參選2028,蔡育輝表示,為了黨的未來,抱持成功不必在我的想法,那這個人很不簡單,全台找不到幾個。能當主席的人,一定要選“總統”比較合理,不然沒人這麼偉大,每月募款新台幣兩千多萬,為了國民黨做犧牲。
雖然理論上要結合比較好,但是這幾次國民黨擔任市長的人選去選舉,都會被攻擊、也連續敗選,所以現任市長專心市政,把黨務、選務分開,讓年輕人來接班做看看,找符合現代台灣年輕人的期盼,會是國民黨轉型的關鍵一步。
對於主席選舉時程延後兩周是否在拱大咖出現?蔡育輝表示,高層應該是在期待適當的人選出線,也希望不要傷和氣的方式來進行。
有沒有支持的人選?蔡育輝表示,他就看哪個人最年輕,就是他最支持的人,盼年輕人、中生代能夠出頭。藍委羅智強最年輕,比較會講話,論述能力也很強,不要說巧辯,至少會去吐槽對方,台語也說得不錯,是很好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