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前副祕書長張雅屏。(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高雄8月27日電(記者 蔣繼平)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9月初登記,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向中評社表示,這次大咖不選、參選主席者眾也促成一種現象,論述朝向2028大選候選人、黨主席是分離脫鉤的,也認為要藍白合、尤其是司法不公這一塊。他認為目前人選表態幾乎一致,也影響到支持者的思維,就等領表前有沒有一軍跳出來表態。
張雅屏也提到,主席選舉現在進入起鬨期,主動表態意願得差不多了,剩下是被拱的。過去黨內政治文化,一軍以上都是要被拱出來,接下來可能會跳出來的人選,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可能有這特質。
國民黨主席選舉原訂9月1日至5日辦理領表登記時間,以及10月18日舉行投票、11月1日舉辦全代會交接。但國民黨27日下午召開中常會,通過中常委臨時提案,將領表登記時間延後至9月15日至19日辦理。目前已表態參選的人有前藍委鄭麗文、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彰化縣長卓伯源、中常委孫健萍、藍委羅智強、彰化縣議長謝典林等。
張雅屏為中山大學政治學博士,在馬英九競選台北市長時便投身參與輔選工作,也隨馬英九打過2008年、2012年大選,後來在洪秀柱國民黨主席任內,張雅屏出任國民黨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他也曾任國民黨屏東縣黨部主委。
針對現任主席朱立倫堅決要交棒、但台中市長盧秀燕卻不選的情況,張雅屏分析,朱是真的想交棒,盧是黨內眾望所歸的領導者,主席選舉已無二輪投票,若5個人出來參選,只拿超過20%的票就可贏,當弱勢黨主席會很辛苦,朱的出發點是沒有錯,只是從政治來看會有遐想。
張雅屏指出,因盧秀燕先前在台北活動時也沒有讓人感到強烈不願承擔的感受,因此外界覺得是縮回去,但盧覺得有權利做自己的政治安排,這樣說起來也沒錯。因此沒有辦法說誰對誰錯,立場問題是存在的。
張雅屏認為,雖然盧秀燕在政治承擔上會被貼標籤,在這塊確實有受傷,但若解釋為盧願承擔2028,只要看待這件事情上,有更高的高度,盧是為了更大的目標做準備工作,那外界慢慢可對盧的決定可以理解。
對於參選主席者眾有何看法?
張雅屏表示,這次主席選舉也促成一種現象,輩分還不到的,政治位階還不夠大咖的,紛紛做出表態,也越來越朝向同一條路線前進,第一就是共同對重返執政有明確的共識,新主席要全心全意處理2028人選,而非一路承擔到底。
張雅屏表示,因為前幾屆的主席吳敦義、朱立倫,任期有跨到大選,以前都曾被感覺到想選。而現在表態的人選都是說要來幫忙,推適當的大選候選人。因此“總統”候選人、黨主席分離,由參選主席的人互相表態幾乎一致,也影響到支持者的思維。
張雅屏表示,第二點是也都認為藍白合,更細部的講是針對司法不公這一塊,也聲援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變成一種共識。不過由於檯面上都非組織出身,對於經費處理、組織撙節看法比較概括,比較沒有明確說法。
目前黨內紛紛表態的情況,張雅屏認為,領表前放話但力有未逮的人選,對於領表新台幣20萬元、登記要繳300萬元,或還辦電視政見會要平均分攤,林林總總可能要花400萬元,等到領表登記就會見真章。
怎麼看黨內挺盧派大老改推嘉義市長黃敏惠?張雅屏表示,這些大老算是反朱陣營,可能是因為朱過去的感覺是算得太多、人情味不夠,所以認為用另一個媽媽,來形塑主席形象,女性、母親比較親切、有人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