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灣裡火城麵店整修後更有現代感,也有專屬LOGO。(中評社 蔣繼平攝)

台南灣裡火城麵店的湯油麵的配料豐富,且湯頭層次豐富。(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台南7月3日電(記者 蔣繼平)位於台南與高雄交界處的台南南區西南角的“灣裡地區”,保有台南最純樸的原始氣息,老街上有一家創立於1960年的“火城麵店”,最大特色是用狗母魚漿油炸製成的金黃色魚酥,是許多饕客難忘的好滋味與家鄉味。此外,由於蔡英文也曾到訪過,因此相當有名,也上過許多媒體版面。
台南市南區灣裡路的老街上,有家開了一甲子的“火城麵店”,經典款的乾油面、湯油麵,就是用燙熟的油麵搭配肉燥,加上狗母魚酥、虱目魚皮、魚丸及大腸皮等等豐富配料,CP值高,也被稱為“火城麵”,不過店名由來就是取自第一代老闆“杜火城”的名字。目前由第二代杜金恭掌店,也開發手工魚料冷凍宅配服務。
火城麵店曾於疫情期間重新整修過,2023年重新開幕,老店面經過大改造後更加現代化,多了專屬的LOGO,門口也有專屬的點餐和結帳區,店內座位區雖然比以前少,但是更加明亮,牆壁也有設計新版的介紹海報。
店內主食油麵、米粉、米粉麵、粄條,可做乾麵、湯麵,湯頭可選擇清湯或焿,小碗新台幣60元、大碗70元。可以另外再加點魚丸、浮水、魚皮、大腸皮等手工魚料,每份60元。小菜有菊花肉、大骨肉每份50元,豬頭皮、豬耳朵每份30元,豆芽菜每份20元。
店內最受歡迎的是菜單上沒有的“狗母魚酥”,可以在店內吃,也可以外帶買回家享受,不少人都此而來,炸好起鍋的魚酥,老饕都一包一包的帶走。
“灣裡”位於台南最西南邊的地區,南邊以二仁溪和高雄市茄萣區為界,西臨台灣海峽,灣裡古名“七鯤鯓”,是昔日台江內海南邊的第7座小島,不過300年前台江內海逐漸淤塞直到消失殆盡,古時以魚業和農業為主。
灣裡曾有一段為人熟知的歷史,1960年代當地一度為台灣回收廢五金重鎮,電鍍廢水直接排入二仁溪,加上熔煉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直到1993年禁止廢五金進口,才結束廢五金時代,經過多年整治後,現在環境也回復正常。

台南灣裡火城麵店的“狗母魚酥”賣得最好。(中評社 蔣繼平攝)

台南市南區灣裡路是一條老街。(中評社 蔣繼平攝)

台南灣裡火城麵店牆上有價格表及圖樣可供參考。(中評社 蔣繼平攝)

台南灣裡火城麵店是許多饕客難忘的好滋味與家鄉味,當地人也愛吃。(中評社 蔣繼平攝)

台南灣裡火城麵店2023年整修後重新開幕,內用環境煥然一新。(中評社 蔣繼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