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營出身的自由撰稿人沈迺訓。(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4月22日電(記者 蔣繼平)中國國民黨籍台北市長蔣萬安17日拋出“立法院”應該推動“倒閣”引起政壇關注。藍營出身的自由撰稿人沈迺訓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以藍營縣市長立場而言,大罷免是共同責任,皆需出力,但“倒閣”是休克療法,風險甚大收穫極小的政治賭注,要問藍營是否需要一場“大會戰”?以目前政治環境來看,實力與時機都不具備。
沈迺訓,1986年生,高雄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研究所碩士。曾任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任內的勞工局機要。經常投稿媒體評論時事,現為自由撰稿人。
沈迺訓表示,第一,即使“倒閣”成功,賴清德仍然握有解散“國會”與否的最終權力;第二,就目前政治環境,在野顯然也沒有把握在選後取得“國會”多數,更不能完全排除“國會”改選後,在野席次少於執政的綠營的可能。若發生後者,斷送“國會”多數優勢、正副“立法院長”換人、“賴政府”擴大對在野的追殺清洗,骨牌效應恐影響2026與2028。
沈迺訓表示,國民黨方面如果對大罷免的結果沒有信心,大可不必選擇“休克療法”進行“倒閣”,導致不分優勢、劣勢選區一律面臨改選,徒增政治風險。比較折衷作法,可採提出請辭明志換取更多的民意支持補選票投藍營、適度地安排互換選區,也許都是好過於遭大罷免後不得參與補選的策略方法。
沈迺訓表示,“倒閣”對於國民黨而言是一項風險極大的政治賭注,“賭贏沒賺,賭輸慘賠”,實在不應貿然拿全體從政同志的政治生命當籌碼與毫無賭品的執政黨“賴政府”“梭哈”。
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出“倒閣”後與同黨的台中市長盧秀燕、黨主席朱立倫產生的政治連動效應?
沈迺訓表示,如果罷免藍委案進入三階投票,藍營執政縣市長都要積極幫忙募資源、做政治上的辯護、肯定問政表現等,進行各網路平台的宣傳。不過以外縣市來看,目前可說嚴重不足。蔣萬安與盧秀燕都具有政治未來性,若有所屬縣市的藍委遭罷免,其政治威信都會受挑戰,所以應該當成很重要的政治任務去做。
沈迺訓表示,目前都圍繞在“如果二階連署過了情勢不太好,不如轉移戰場到“倒閣”的氛圍,但必須說不管大罷免失敗或“倒閣”失敗,朱立倫都要負最大的責任下,應該充分尊重他的判斷與抉擇;且有意爭取未來台灣領導人身分的政治人物,應該是展現對於局勢的掌握與控制的判斷力,去思考到底現階段國民黨需不需要打一場大會戰?
沈迺訓表示,大會戰講求的是實力與時機,成功的話就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的局勢,失敗的話就是南宋末年與元軍交戰後導致滅亡關鍵的“厓門海戰”。實力要問藍白是否具備有像蜀國孔明、吳國周瑜的能人,魏國軍隊是否出現水土不服、暈船等劣勢,且也要等待東風吹起才有機會。倘若不顧實力只搶著當文天祥、陸秀夫標榜不論輸贏一戰的氣魄,只是搏得正義虛名,無法拯救覆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