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訪談

邱世卿:台海氣氛似俄烏開戰前 520是關鍵

2025-03-28 00:52:21
台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中評社 方敬為攝)
台軍演習。(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南投3月28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台軍方漢光41號演習以2027年兩岸軍事衝突為想定,台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該想定是從軍事的角度合理推敲出的時間點,但台海的狀況又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存在,例如近期賴清德一席“境外敵對勢力”的定調,就馬上升高緊張情勢,當前台海氣氛已似俄烏開戰前,所以兵推預估台海衝突的時間點都不是太重要。

  邱世卿提到,其實當前民進黨政府所有備戰的舉措,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想法是背道而馳的,雖然美方目前並沒有出手約束的跡象,但同樣的,中國大陸也沒有激烈的反應作為,顯示出中美有所默契,他研判,中美都在觀察賴清德今年520就職周年談話的內容,屆時中美的態度會相對明朗,那若賴清德要衝下去,很可能會掀起波瀾。

  邱世卿,台灣空軍官校畢業,曾擔任台灣空軍志航基地補給官、彈藥官、台灣空軍司令部少校資訊參謀官。現從事人工智慧應用研發,曾出版《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引起話題。

  台軍今年度漢光41號演習,從今年2月展開“高階幹部圖上兵推”啟動,4月將接續“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7月份則進行“實兵演練”。根據軍方報告,今年演習以大陸灰色地帶進入及2027年攻台可能行動為想定發展基礎,引發熱議。

  針對台海衝突的可能時間點,邱世卿表示,台海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情況,因為整個態勢受到很多可控制因素與不可控制因素的影響。如果單純從軍力的比較,或是從軍事發展的角度來看,2027年當然是一個合理推出的數字。

  邱世卿指出,2027年一直是美國方面的推估,美國估算的方式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也就是當前美國第七艦隊的實力波動,有可能會在2027年的時候遇到解放軍在西太平洋的軍力上升,中美產生交叉點,所以推估出該時間點。

  可是,他說,因為台海同時面臨許多不可控因素,例如近期賴清德一席“境外敵對勢力”的定調,就馬上升高緊張情勢,甚至假設賴清德在今年520就職周年演說,直接宣布台灣獨立,台海衝突的時間點就會直接在2025年爆發,所以現在糾結台海衝突究竟是2025、2027甚至2030、2039年,都沒有太大意義。

  談到民進黨政府積極備戰,邱世卿說,台灣當局要透過“軍事準備”鋪墊“政治準備”。兩岸現在所處的狀態,已類似俄烏戰爭前的2021年9月,相關發展,不容小覷。尤其今年5月20日就快到了,賴清德的就職周年演說,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要促進大罷免,打出“抗中保台”的旗幟必須推到頂點,風險也將隨之攀升。

  邱世卿認為,民進黨政府的策略是要透過備戰,達到政治目的,無論是對島內的效應,或者促使美國表態支持,但相關舉措事實上與特朗普的想法背道而馳,特朗普看台海問題的思維與前總統拜登不同,拜登將台灣或者烏克蘭當作工具,但是從特朗普政府對烏克蘭的態度來看,很明顯是不會去採取相關動作,當然也不會支持賴清德片面挑起事端。

  他說,隨著整個世界局勢逐漸從單極往多極變化,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會不斷的改變,加上從特朗普對烏克蘭俄烏戰爭的態度來看,他不認為美國有可能會在台灣上面再投入更多的經費或冒更多的風險。雖然美方目前還沒有出手約束台灣的跡象,但同樣的,中國大陸也沒有激烈的反應作為,顯示出,中美有所默契,都在觀察賴清德今年520就職周年談話的內容。

  邱世卿認為,美國終究得有所表態,因為特朗普已發出有意會晤大陸領導人的信號,要獲得回應,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態度,必須得明確展現出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