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訪談

李大中:特朗普不會讓台灣搭便車受美保護

2025-01-26 00:05:28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李大中。(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1月26日電(記者 楊騰凱)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的美中關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李大中向中評社表示,特朗普知道中方將台灣視為核心中的核心,勢必會藉由對台灣的政策當成敲打中國大陸的策略與手段,台灣一定會成為美中角力的重要議題,但特朗普不太可能棄台。

  至於特朗普對台灣的態度,李大中分析,特朗普認為台灣都在搭便車,需要美國來保護,特朗普現在認為這不應該、門都沒有。

  李大中為美國塔夫茲大學佛萊契爾法律暨外交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Tufts University)國際關係博士,研究專長包括美中台關係、美國與亞太安全等,現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理事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

  李大中表示,特朗普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看來已經通過不只一次電話,他也邀習出席就職典禮,再加上外媒釋放訊息說,特朗普希望就職100天以內訪問中國,這都很能看出特朗普的風格,畢竟從2017年以來都沒有美國總統到中國訪問。特朗普很有個人風格,他喜歡透過領導人直接對話的方式創造動能,達到他所設定的目標往前邁進。

  李大中指出,特朗普在對中政策上,他最在意的還是貿易失衡、貿易赤字等所謂“不公平的貿易”。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簽署了美中貿易協定,中國承諾要向美國多購買2000億美元的農產品、能源等等,但這個協定在美國總統拜登任內履行有限,所以特朗普一定是想去改變中美之間的貿易結構。特朗普目前喊出要對中國課徵10%關稅當作起手式,對特朗普而言關稅是一個工具,要讓對方在貿易議題上低頭、妥協。

  李大中表示,現在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回應也是很謹慎,沒有一定把話說死,雙方都有彈性空間,彼此相互試探放下,檯面下一定有很多談判在進行,看對方的步伐進進退退。中國大陸與特朗普過去也有過打交道的經驗,以特朗普過去的表現來看,他變動的幅度態度,2017年特朗普與習近平在佛州海湖莊園舉行領導人峰會,雙方達成要就經濟、安全等面向展開對話,但2018年雙方關係馬上轉變,貿易戰、科技戰就開打,雙方通話管道也都受到擱置。

  李大中表示,現在進入特朗普2.0時代,中國大陸當然會想起過去打交道的經驗,特朗普風格就是如此,好像坐雲霄飛車一樣,所以中國大陸方面一定會很謹慎。可是中國方面想必也很希望改善中美關係,但是這其中多有多少成分去符合特朗普的期待,然後要能換取什麼,這一點中國大陸要自己判斷,而且一定是各個不同的議題都拿到談判桌上談。

  李大中指出,對特朗普來說,他所有的外交政策一定要能對內帶來正面影響,美國的崛起與再次強大是要從美國內部來看,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外國向美國購買更多產品,這是美國強大的基礎。美國強大了,才能維繫二戰以來的領導地位,才能去抗衡要來挑戰的戰略競爭對手,特朗普更多的是從美國自身出發,不能夠被競爭對手甚至是盟友佔便宜。

  李大中表示,特朗普比較偏重於錙銖必較,以很純粹的金錢、預算、貿易、赤字去衡量什麼對美國最有利,什麼時候美國吃虧了。

  李大中指出,2016年特朗普剛勝選的時候,當時白宮幕僚曾釋出訊息說,一中政策是美國的政策選項,不見得完全遵守,意思就是在要價,在對中國大陸施壓。他不認為特朗普會真正把台灣給拋棄,但是特朗普之前提到台灣時,認為台灣搶走晶片工作,也說台灣防衛預算不夠高,應該要達到GDP的10%,特朗普可能不清楚10%的意義,如果達到這個數字,台灣預算每10元當中,高達8元都要投入防衛,無論是哪個國家都很難承擔這樣的規模。

  李大中表示,可是這就是特朗普對台灣很直觀的印象,他認為台灣都在搭便車,需要美國來保護,特朗普現在認為這不應該、門都沒有。所以未來還要觀察,特朗普可能會藉由對台灣的政策當成敲打中國大陸的策略與手段,當他把價碼抬高後,再從大陸的回應進行反應,此時就算對台灣的價碼回落到原點,對特朗普來說也沒有損傷。

  李大中強調,特朗普要拋棄台灣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台灣一定會成為美中角力的重要議題,因為特朗普知道中國大陸將台灣議題視為核心中的核心,既然中國大陸這麼在意台灣,他自然就往這個方向著手,把價碼抬高看對方回應。如果中方需要得到特朗普的某些承諾,那中方要怎麼樣讓特朗普點頭同意?就要看怎麼談。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