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訪談

揭仲:特朗普對台灣興趣不高 戰略價值降低

2025-01-23 00:25:50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兼秘書長揭仲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1月22日電(記者 張穎齊)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的新局,“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兼秘書長揭仲接受中評社專訪分析,特朗普身旁雖有很多幕僚支持台灣立場鮮明,但特朗普並不像前總統拜登一樣重視聯盟,特朗普會直接與中國大陸領導人對談,對台灣反倒沒多高興趣,戰略地位價值也隨之降低,台灣也只能配合增加對美軍購,倘若中國大陸還能給出更好的交易,特朗普或許也不重視對台的軍售效益。

  揭仲說,特朗普曾說過,台灣就像麥克筆的筆尖,而中國大陸如一張大辦公桌,特朗普對台灣、台海興趣不高,反而有很多成見,即便特朗普身邊很多幕僚支持台灣,拜登也強調聯盟整合、嚇阻壓制中國,但特朗普不來這套,特朗普不重視聯盟,台灣對美國來說的戰略位置價值、效益相對降低。

  揭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兼秘書長,歷任中國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理事、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辦公室主任,專長為戰略研究、大陸軍事、危機處理、防務政策等。

  揭仲說,當然特朗普選前提出要對台灣索取保護費,要求台灣增加對美軍購的防務預算,這也是華府跨黨派的共識,因牽涉到美軍以後在西太平洋,可能會與中國發生衝突的戰術,美軍認為,中國在第一島鏈有強大的飽和攻擊能力,即便以後發生衝突,美軍可能也只會在第一島鏈外圍400、500公里處,進行遠距對峙,目標要先將中國的海空削弱,不然美軍不會冒險推進第一島鏈,在這戰術下,美國還是會希望台灣有無長久抵抗能力?

  揭仲向中評社說,因此美國會要求台灣強化社會韌性、國土防衛能力,希望有能力抵抗中國一段時間,拜登時期對台灣的防務預算方面,會給予比較大緩衝空間,但特朗普比較不會,特朗普認為台灣增加防務預算,可滿足特朗普對美國內政的需求,比如台灣多向美國購買空中預警機、直升機等,還可創造美國更多就業機會,所以還是會要求台灣強化防禦力量。

  他說,至於要求台灣防務預算從現在占GDP國內毛額生產2.5%提升到10%,或許也是設個天花板,特朗普對台灣的財政預算、預算與GDP的關係並沒那麼了解,會認為以色列的國防預算都占GDP4.5%了,台灣還不增加?所以也會提出要短期要增加到占5%,當然對台灣來說是困難,不過提升至3%是跑不掉的。

  記者問,特朗普對於台海、南海的興趣及重視程度相比?揭仲說,對特朗普來說,對南海的興趣是遠高於台海,南海就像巴拿馬運河一樣,南海是西太平洋往印度洋、中東地區的戰略通道,西太平洋往歐洲交通線也都匯集南海,美國想維持戰略優勢,會想主導南海,台海的重要性相對不急迫、沒那麼大興趣,不過特朗普還是會維持美日、美韓的共同防衛聯合演習,這是可維持與中國談判的壓力籌碼。

  賴清德政府方面是否需持續配合特朗普?揭仲說,不只賴清德政府,其他國家要與特朗普打交道的壓力都會增大,特朗普要求台灣提高防務預算,那在一定程度上必須增加,特朗普對於其他國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很有意見,因此提出課稅,賴政府未來4年都會承受美方很多壓力,也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科技方面也要配合特朗普,台灣更需擔心台灣的利益會不會被交易掉?這是最麻煩的事。

  他說,特朗普第一任時,美國國防部、國務院還能對特朗普有點節制、約束,但看到特朗普與這2部門鬧翻後,第二任就任用親信擔任首長,必須唯命是從,特朗普會透過親信與中國、俄羅斯、朝鮮等國交涉,並強迫美國國防部、國務院要接受。

  他還說,只不過第二任用的親信首長,可能不是對兩岸、台美關係那麼清楚,所以台灣會擔心利益會不會被交易掉?當然也不是過於害怕遭到予取予求,因在中美持續競爭態勢下,美國不太會拱手將所有東西丟掉。中國大陸可能會要求美軍對台的限制,中國也會對反台獨進行更多直接的表述,會請特朗普也遵守,對特朗普而言可能沒差,文字上表述對特朗普來說沒什麼關係,只要不影響到美國軍售台灣即可。

  揭仲說,特朗普應會認為,影響美軍對台軍售的軍備品質沒關係,但量要多,重點是交易量、利潤,倘若中國大陸有更大的交易利益給美國,可能特朗普會覺得那台軍售的效益也還好。特朗普未來4年內會要求看到效率、效果,其實對中國而言有利,可增加中國能進行操作的空間。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