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訪談

李銘義:特朗普會把台灣當地緣政治談判籌碼

2024-11-08 00:28:00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11月8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將重返白宮,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增加了兩岸的不可測性,台灣被當成地緣政治談判籌碼,特朗普若由“不支持台獨”改成“反對台獨”,甚至從選前對台灣問題的挑釁與叫價,轉變為推動兩岸建立渠道,可能作為未來和平對話或和平統一的前奏曲。

  李銘義,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社會科學博士,學術專長包括行政法學、憲政理論、國際關係、兩岸關係研究。曾任韓國瑜主政高雄市期間的高市府“研考會主委”。

  李銘義表示,從特朗普兩個特質來看,第一具有不可測性,代表什麼時候要出什麼牌取決於自己,且本身考量完全超乎外界想象。第二,是可以做交易的。所以台灣在這種情況裡面,很容易變成一個被交易的籌碼。也根據不可測性,台灣什麼時候被賣了,或什麼時候被評估,都不曉得,所以也增加了兩岸的不可測性。

  李銘義表示,所謂評估的概念,會選擇一個好的價碼來把台灣作為一個出售,但不見得就是金錢上的出售,而是地緣政治,又或者是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談判籌碼。如果具體落實在兩岸來說,美國有一中政策,中國大陸則是一中原則,對於台灣立場,美國並不支持“台獨”,那可不可能改成“反對台獨”,就會是實際上可能的動作。

  對特朗普來講,有很多不同的策略跟做法,李銘義表示,除了口頭講“反對台獨”來當作一個籌碼,對兩岸關係的形勢改變,恐怕就會完全不一樣了。特朗普也可能把軍售的項目內容做一些調整,不是台灣想買什麼就買得到,把軍售項目當作談判交易的籌碼。一方面希望台灣多花一點錢買,另一方面在攻擊性武器部分做節制。

  李銘義表示,第三點就是以往常做的“過境外交”,恐怕也變成被評估的部分,賴清德之後不會那麼容易就到美國做“過境外交”,台美之間的關係,會有一陣子保持比較低調,而不是那麼高調。拜登的民主同盟、價值同盟的做法,而特朗普不搞民主同盟,更傾向於孤立主義或封閉式做法,不走印太概念,也不走日韓美的合作。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李銘義表示,因為特朗普曾比喻一張大桌子是中國大陸,台灣只是筆尖上一個小點,表示台灣量體很小,但又說台灣應該提高軍費,多買武器保護自己,美國也不會出兵。或許也代表台海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反而會降低,但台灣要付出更多籌碼與代價,有利有弊,短期內軍事衝突可能性較少應該是唯一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李銘義指出,特朗普選前曾公開向中國大陸喊話“要談台灣問題的話就打電話給我吧”,充滿了商人的挑釁與叫價,代表特朗普有很多的力量,可以推動台灣在兩岸的區塊裡面進行直接的溝通跟對話。甚至未來兩岸的對話交流的渠道,美國也是一名玩家,就意思說,可能推動台灣要與大陸之間建立一個和平對話交流的環境跟氛圍,作為未來和平對話或和平統一的前提與前奏。

  對於接下來台灣的應對方針,李銘義建議,第一,台灣要維持等距,不要單方依賴美國;第二,要積極恢復與中國大陸的對話交流,避免衝突誤判;第三,台灣絕對不要當麻煩製造者。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