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長根

仇長根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記者 鄭漢龍)日前,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上海環太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監事會主席仇長根,應邀出席“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兩岸青年人才服務發展聯盟”承辦的研討會,就《特朗普重返白宮對兩岸關係之影響》發表主旨演講。
仇長根指出,特朗普上台百日,對兩岸有四大動作:
一是,對中國和台灣區加稅。仇長根認為,美國全球加稅,一個不漏,當然主要針對中國。中國反制,奉陪到底;而台灣“跪地接旨”,賴清德說“不反制”,商零關稅;答應增加軍購;主動奉送台積電;組建“投資美國隊”等,島內輿論批賴“軟腳蝦”,要賴“切腹自殺”。打關稅戰沒有贏家,美國會輸更慘。特朗普等中國電話等不到,直冒汗,不得不“急轉灣”,調整對華關稅政策。
二是,逼台灣交出台積電。拜登在位逼台積電投資美國650億美元,特朗普上台追加1000億,甚至開口要再加到2000億,還要求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而且由美國控股。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承認,特朗普要的是台灣“所有”的半導體製造業產業鏈。從地緣政治看,美國要把“台積電”變“美積電”,其陰謀是兩岸如統一,將空殼留中國,故要搶走台積電,免落中國之手。
三是,要台灣增加保護費。特朗普開價台灣軍費要達到GDP的10%(約新台幣2.6兆),占台灣財政總預算85%(2025年總預算2.9兆)。賴清德“舔美”宣佈從去年GDP的2.45%提高到3%,還主動增加70-100億美元軍購,但難以滿足特朗普的胃口。特朗普首任四年,對台批售軍火11次共183億美元;奧巴馬主政售140億,拜登主政售84億。台灣民眾輿論批賴,白交保護費,慘吞32%關稅,證明“親美、倚美”也不會獲美優待。
四是,準備談判累積籌碼。特朗普曾著書《交易的藝術》,喜歡交易,極限施壓,將利益最大化。特朗普和誰關係都“講好”,但帳要算清的。3 月美國官網站刪除“不支持台獨”,表面上看是給台灣“吃糖”,真正用意為中美談判準備籌碼,試圖施壓中國讓步,坐上關稅談判桌。特朗普放話“吞併”格陵蘭島、“收回”巴馬運河權,這兩項均涉及中美戰略博弈。“俄烏停火”談判是一筆大交易,特朗普要烏賠款、要烏礦產。島內學者警示:“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美國大象轉身,台小心被踩死”。
仇長根認為,當下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誤判局勢,積極向美靠攏,主動巴結特朗普,賴“313講話”即意在引美“挺台抗中”:(1)界定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瘋狂挑釁,囂張極至;(2)恢復“軍審法”,對付所謂“共軍滲透”,挑動“仇中反中”,加大兩岸敵意惡性循環的“油門”;(3)聲稱要與美、日、菲建立“單一戰區對抗中、俄”,依外抗陸,不自量力;(4)提出“脫中入北”“非紅供應鏈”“非紅產業鏈”“台資前進美日歐”,以對沖“兩岸融合”。
仇長根分析:賴“313講話”有備而來,明顯有五個目的:
一是,為“大罷免”添“柴火”。試圖重獲“立院”多數席位,並分化藍白合,改變朝小野大格局。目前罷與反罷進入“肉搏戰”,賴不擇手段,搜索、約談、羈押藍營黨部、黨工,“抓共諜、防滲透”,殺氣騰騰。“綠色恐怖”“政治恐嚇”“司法追殺”,426藍白萬眾集結凱道抗議,“戰獨裁、反惡罷”,怒吼賴下台。
二是,轉移施政困境鞏固威權。賴陷入朝野惡鬥焦慮不安,試圖通過強硬的兩岸政策,顯示其“反中、抗中”的強硬立場,轉移民眾對其施政不力的注意力;對在野黨和反對者以形成威懾力;對綠陣營凝聚支持者對其信心;在黨內“樹權威、壓陣腳”。賴是典型的“只顧權利,不計後果”的政客。
三是,為2026、2028選舉騙票。如今,島內民怨沸騰,“悶經濟”難改變,政治惡鬥持續,“藍白合”有初步跡象,賴自知連任沒有絕對把握。賴聲稱“國民黨上台兩岸就統一了”,嫡系“綠委”反共專業戶沈伯洋喊話成立“國安法庭”,抓捕“中共同路人”,迫害陸配群體,其用意是“仇中反中”,鞏固基本盤。
四是,為“法理台獨”做準備。賴將大陸界定陸為“境外敵對勢力”,試圖從“法理”上為“台獨修憲”做準備。恢復“軍法審判”,目的為廢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作鋪墊,實踐其所謂“新兩國論”。下一步還將修改“國安法、反滲透法”,對軍中所謂“共諜案”,從重、從快查處。
五是,企圖引美“挺台抗中”。美國“戰略鷹派”希望兩岸永久分離,賴希望提高台灣在美眼中的“利用價值”。賴企圖通過製造兩岸緊張,影響並打亂中美關係,抱美大腿,拉美下水,配合美國“以台制華”戰略,充當美國牽制、遏制中國的“馬前卒”,以換取美國對“台獨”行徑的支持和庇護。
仇長根研判,特朗普上任以來並未把對台灣放在重要位置。總體上看,對台政策仍採取“戰略模糊”與“策略平衡”,對賴“313講話”反應謹慎,通過白宮發言人強調,台海和平重要,鼓勵和平解決,反對單方面武力或強制改變現狀,為“習特會”留有餘地。特朗普多次迴避記者提問美國是否會“武力保台”,也知道中國的實力和“紅線、底線”,明白一旦介入台海“豪賭”,必將是“魔鬼”的選擇。美國防部副助理防長達默坦言:台灣對美國而言並非生死攸關,台灣失守美國人日子照樣過。因此,中美關係的“競爭、對抗”是趨勢,但“協商、合作”仍有機會。
仇長根最後強調,大陸展現戰略博弈智慧,保持戰略清醒。無論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無論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大陸堅持“一中原則”,堅守“一中”底線,堅定“必統”信念。正如偉人毛澤東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大陸充滿戰略自信,這種自信源於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為解決台灣問題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能夠妥善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足以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與會專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