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神話.悟空的宣傳影像。(取自大陸“遊戲科學”推出的遊戲影像。)
中評社台北8月28日電(記者 俞敦平)“黑神話:悟空”作為大陸首款具國際影響力的3A級大作,展現了大陸遊戲產業在技術與文化創意上的實力。這款以《西遊記》為基礎的遊戲,結合了中華傳統神話與尖端技術,成功將中華文化推向國際舞台。這無疑是對台灣近年來的文創方向的一記當頭棒喝,讓台灣各界思索,是否不該盲目的去中化與迎合西方認為的進步思想。
台灣的文創應該學習黑悟空對西方所謂進步文化說不的精神,在中華文化豐富的底蘊之上,進行台灣特有的詮釋與創作。讓台灣的文化產業,能透過以龐大的華語市場為根基,吸納人才、資金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再將這份獨特的文化去推廣到華語圈之外,創造出一個正向向上的螺旋,讓台灣的文創走對的路。
黑悟空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但和其他中國大陸發行的高利潤的手機遊戲例如原神和鳴潮等相比,該遊戲的收入表現相對有限,但其文化影響力遠遠超越了商業成就。一款3A大作的成功,本身就是國家軟實力,是技術與管理能力的展現。而其以西遊記為題材,融合傳統神話與先進技術,成功將中華文化推向國際舞台,推動了外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這種文化影響力,正是手遊所難以實現的。也正因為這層文化的影響力,黑悟空獲得了來自台灣和世界各地更多的關注與討論,受到的攻擊與批評也更勝於獲利能力數倍於他的原神等手機遊戲。
過去台灣一直以保留中華文化自豪,尤其是在面對中國大陸經歷文化大革命之後的文化衝擊時,台灣強調自身作為華人文化核心的地位。然而,近年來在民進黨執政的去中化政策之下,台灣文化產業逐漸走向與中國大陸不同的方向。這樣的轉變,不僅對台灣的文化認同造成影響,還使台灣逐漸失去作為華人文化第一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尤其是在遊戲與戲劇產業中,台灣作品的影響力明顯減弱。
隨著去中化台灣逐漸失去華語市場中廣大觀眾的青睞,接著影響資金投入的意願,讓創作環境惡化。這情況成了一個向下的螺旋。這情況在近年來為了迎合西方進步主義而在文化部的補助下拍了許多含有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的作品後更為嚴重。其中比較成功的包含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阿莉芙和幸福城市等,但這些作品無論是商業上的獲利還是文化上的影響力,離過往台灣影劇作品那種能主導華語市場的規模還是有著極大的距離。
反觀黑悟空,在開發初期到遊戲發行後都受到西方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攻擊。黑悟空的開發商Game Science就遭到IGN報導,聲稱Game Science存在性別歧視等問題,並對製作人的發言進行了不當的翻譯進行抹黑。Game Rant等媒體也針對遊戲的內容和團隊發起了負面評論,甚至有些IGN的作者直接公開呼籲玩家不要支持這款遊戲。
面對這些攻擊,黑悟空選擇不去迎合符合西方所謂的進步價值觀,反而專注於講述好故事、創造優質的遊戲體驗。因此,即便面臨上述的批評,黑悟空憑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卓越的技術實力,成功在全球市場掀起熱潮。它不僅成功彰顯了大陸在高水準遊戲開發上的實力,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全球玩家的目光。
過去幾年,刻意去迎合西方進步主義而失敗的作品不勝枚舉,包含迪士尼改編的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到史上評分最低而遭到腰斬的星際大戰影集-侍者,和最近由索尼耗時八年上億美金開發的DEI射擊遊戲Concord上線人數峰值只有697人,而黑悟空的則高達233.7萬人。
黑悟空的成功,讓我們不禁去想,過去以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為榮的台灣,如今因為政策的轉變,逐漸疏遠了與大陸市場的文化連結,逐漸失去在華人文化市場的優勢,逐漸疏遠了與大陸中華文化的連結,嚴重影響了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和資金流入。
台灣的文創應該要正如黑悟空一般,不去迎合符合西方的價值觀,專注於講述好自己的故事。找回過去以中華文化第一品牌為榮的台灣,並在中華文化豐富的底蘊之上,進行台灣特有的詮釋與創作。讓台灣的文化產業,能透過以龐大的華語市場為根基,吸納人才、資金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再將這份獨特的文化去推廣到華語圈之外,創造出一個正向向上的螺旋,讓台灣的文創走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