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將擱置對台軍援,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發文表示看法。(照:John Bolton X平台)
中評社台北9月25日電/最近傳出特朗普政府將擱置對台約4億美元軍援的報導,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24日在《國會山莊報》撰文指出,這令人深感不安。
他在文中強調,儘管白宮堅稱,尚未做出最後決定,但這與特朗普2019年夏擱置對烏克蘭安全援助的做法驚人相似,而當時的理由與基輔的防衛需求毫無關聯。北京對台灣的威脅無庸置疑。而美國國會對軍援台灣,以期遏制北京展現出堅定而跨黨派的支持,這在高度黨派化與政治化的華府顯得格外重要。若真要說的話,自1979年《台灣關係法》頒布以來,美方對台北國家安全努力的主要批評是力度不夠,儘管這些批評如今已嚴重過時了。
遺憾的是,美國對台灣自衛的利益支持,長期以來未能清楚闡明。自1949年以來,美國一直在致力阻止台灣遭對岸武統。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關鍵地理位置,曾被美國名將麥克阿瑟稱為“不沉的航母”。波頓指出,台灣的經濟重要性及其充滿活力的憲政代議政府,更凸顯了它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核心地位。
因此,他認為,報導提及擱置對台軍援,令人憂心忡忡。擱置軍援的顯見原因在於,特朗普一心想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以及他對習特會的強烈渴望。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曾多次提及要與中國達成“史上最大的貿易協議”,但卻未能實現。如今美中要達成協議變得更困難,因為特朗普今春宣布前後矛盾的全球“對等”關稅,使得華府失去了許多潛在盟友,以阻止中方的貿易政策。
長期以來,台灣一直擔憂,特朗普可能為了追求與中方巨額的貿易協議,而犧牲其利益。除了軍援問題外,已有充分證據顯示,他在極力安撫北京。自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以來,北京一直是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最大國際買家。
波頓指出,儘管特朗普言辭威脅,但並未對中國課徵額外的關稅,或加強次級制裁。相對的,印度身為華府遏制北京的明確戰略優先對象,卻被美國課徵25%關稅,外加25%的“經濟”關稅,使印度對美出口的負擔高達50%,遠超其他貿易夥伴。而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特朗普不願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事實上,他提出的條件在於,歐洲國家必須對印度和中國大幅提高關稅。無論特朗普的動機如何,最後都是放了莫斯科和北京一馬。
波頓表示,台灣可能瞬間就被棄之不顧,現在不是台灣支持者消極被動的時候。在特朗普的世界裡,透過社群媒體發文、隨興治理,已成為首選的溝通媒介,太常缺乏國家安全會議的深思熟慮分析,更別說是與盟國的密切磋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