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馬澎湖

連江縣長王忠銘語中評:馬祖夾兩岸處境為難

2024-09-24 00:26:37
王忠銘在縣長室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盧誠輝攝)
馬祖到處都有過去戰時的精神標語。(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馬祖9月24日電(記者 盧誠輝)賴清德520上任後兩岸關係緊張。中國國民黨籍連江縣長王忠銘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馬祖夾在大陸和台灣之間處境為難,過去曾實施戰地政務讓馬祖發展受到侷限,但現在也經常因為兩岸關係影響,讓他在施政時經常陷入兩難,畢竟馬祖離大陸就是這麼近。

  馬祖和金門在1956年實施戰地政務,分別在兩地成立“戰地政務委員會”,以軍政一元、軍民一體為概念的軍事管理系統,從“管、教、養、衛”四大要務著手,對人民日常生活進行宵禁、燈火、入出境、電信、金融、電器用品進行軍法審判等多種管制,直到1992年11月7日終止。馬祖目前設籍人口約1萬4千人。

  馬祖與福建近在咫尺,小三通航運設有馬祖到黃岐航線,只要25分鐘船程就可以到大陸,從黃岐搭車只要一小時就可到福州。

  王忠銘指出,大陸和台灣是兩個截然不同體制型態的政府,而馬祖的政治體制當然是一定要跟著台灣走,但馬祖實際上的生活卻離不開大陸,且台灣政府對大陸的政策和思考,會直接影響到馬祖和大陸之間的互動,所以馬祖的處境當然顯得有些為難。

  王忠銘上任1年多來前往大陸超過10次,最近一次是9月12日偕同“立法委員”陳雪生、連江縣議會議長張永江及連江縣議會全體議員日赴福州交流,並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晤,針對“人、貨、酒”等3項議題進行磋商。

  王忠銘說,縣府所有的施政作為都必須在台灣體制和法律許可的範圍之內才能夠做,若超過台灣的體制和法律可能就會因此觸法,這是馬祖夾在台灣與大陸之間無法避免的狀況,而他相信所有馬祖的公職人員沒有人願意去觸碰台灣的法律問題。

  他強調,但在這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就很值得思考,到底政府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人民。而當人民生活有所需要的時候,在一些灰色地帶是否應該更有放寬的思維?因為以地理環境來看,馬祖和大陸就是這麼近,馬祖和大陸的交流也因此更方便與實際。

  王忠銘,馬祖鐵板村人,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畢業,曾任連江縣政府教育局局長、企劃室主任、秘書長、“交通部觀光局”馬祖風景管理處管理處處長、連江縣副縣長等職,2022年以超過5成的支持度當選第8屆連江縣長。
 
  王忠銘感嘆,在這樣的灰色地帶,若台灣非要得用同樣一個法律和標準來適用,那對馬祖和金門來講就有許多的限制性。所以他身為縣長最困難的地方就是碰到這類事情,要做決策的時候,進一憂、退一憂,因為若太激進可能不小心就會碰到法律的底線,但若不夠精進也會讓馬祖鄉親無所感,這也是一直困擾他的問題。因此進退之間的拿捏,他要非常謹慎,既不能觸碰法律底線又要符合馬祖鄉親的需求,經常會讓他陷入兩難,這也是馬祖目前最大的困境。

  他認為,台灣政府有一些思維應該要改變,例如金門縣議會去年曾倡議要成為“永久非軍事區”,這就是很好的概念,讓金門和馬祖夾在兩岸之間能有多一點彈性,不要被綁得太緊,也讓金門和馬祖的發展能夠更順暢一些。

  王忠銘回憶,早期在馬祖實施戰地政務,台灣本島的民眾不能到馬祖來,馬祖鄉親要到台灣本島也要申請證件,當時要有金馬通行證才能到台灣本島,過去這些政策金門和馬祖也都配合政府的政策,但也因為這樣讓當時金門和馬祖受到許多侷限。

  王忠銘呼籲,台灣對兩岸關係的手段應該要更靈活,以人民為本,在不傷害台灣利益為原則下,應儘量讓兩岸人民能夠交往,不要再限縮兩岸民間的交流,讓兩岸觀光旅遊和生活貿易能夠恢復正常化,他也相信這些兩岸民間的日常交流,不會為台灣帶來任何危機。
馬祖過去連貨幣都僅限當地通用。(中評社 盧誠輝攝)
馬祖到處都有過去戰時的精神標語。(中評社 盧誠輝攝)
馬祖民俗文化館展出的巨幅照片。(中評社 盧誠輝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