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前“外交部長”吳釗燮。(中評社 資料照)

綠委陳冠廷。(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10月16日電/民進黨“立委”陳冠廷16日質詢時批評有“涉外人士”對外放話,還稱賴清德不信任“外交部”官員,這種私下放話,為個人的利益,超過“國家利益”,大可不必,劍指“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意味甚濃。台“外交部長”林佳龍尷尬表示,“我也是看媒體報導而已”。
結束質詢時,陳冠廷並嚴正地說,如果“涉外人士”想要再用這樣方式放話,去當媒體人會比較適合,不要在這邊破壞團結。
《風傳媒》10月8日《台美透視》賴清德欽點密訪?趙怡翔華府行跳過外交系統,挑動“兩個太陽內鬥疑雲”。內文提到根據《TVBS新聞網》5日報導,有涉外人士認為,對於高層出訪和過境事宜,台美之間向來有默契與既定程序。趙怡翔“擅作主張”赴美,跳過外交系統,不僅未能接觸到相關要員,還造成駐美處工作混亂。導致“總統府”須出面澄清。
涉外人士向《風傳媒》指出,趙怡翔不是“擅作主張”,而是有獲得賴清德的欽點。因為賴清德不信任“外交部”公務員。原本今年8月賴清德訪美破局,就是《世界日報》首先披露出訪行程,府方認為是駐美處官員故意洩密。緊接其後,《金融時報》、《紐約時報》7月底接連報導,賴清德擬於前往中美洲途中“過境紐約”一事。北京向華府提出強烈反對後,特朗普政府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6日邀請“外交部長”林佳龍業務報告。吳釗燮成為箭靶,除了綠委陳冠廷以有“涉外人士”放話批評吳釗燮外,中國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也稱不希望“涉外人士”這樣的謠言,造成“國家”的傷害與損失。而擔任主席的綠委王定宇則以委員會立場表示,“表達深切關切,這些管道的來源,這些內容希望適可而止,‘國家利益′跟黨派無關”。
綠委陳冠廷質詢時,肯定林佳龍“總合外交”戰略方針,從“價值外交”基礎更升級“加值外交”。他要給林佳龍與“外交”同仁好好打氣。他又稱,吳釗燮任內先後跟八個國家“斷交”,任內還出現“共諜”問題,一定程度打擊外交官士氣,讓社會大眾對責任政治有疑問。
針對媒體常出現“涉外人士”報導,陳冠廷質疑,各種“涉外人士”放話滿天飛,對外製造不必要困擾,對內干擾“外交”決策系統。“人比制度更重要”,他看到一個新聞有個幕後,“有人認為說,吳釗燮比制度更重要”,有這樣相關放話,這是怎麼回事?“部長,你有沒有聽到相關的訊息?”
林佳龍回說,“我也是看媒體報導而已”。
陳冠廷進一步問,“外交”是一個人可以做的嗎?“外交”是一個單一領導人物可以改變的事情嗎?它是要全體人員一起做。希望這樣的放話,儘量不要再出現。不管是從哪個單位,不管是“國安”、“外交”、還是哪個單位。這種私下放話,為了個人的利益,超過“國家利益”,大可不必。
陳冠廷擔心,有涉外人士向《風傳媒》指出,“因為‘總統′不相信‘外交部′公務員”,這是什麼樣的人敢這樣說話,這是對外交體系的羞辱,這是替“總統”製造問題。如果有這樣的“涉外人士”放出這樣的話,希望他趕快修正。外交是一個團體作戰,不是個人作戰,有沒有人授權他這麼說?“部長,你覺得這個涉外人士是來自哪裡?有誰授權做這樣說法”?
林佳龍回應,不是“外交部”,“因為我是部長”,要帶領“外交部”。“外交部”都是職業外交官,他們相當地、而且很多很優秀,“我們是‘總合外交′,要避免個人化”。
陳冠廷又引述前“外交部長”李大維新書,內文提到,有人在社群平台發文,蔡英文講過沒多久後,還是繼續發文。李大維在著作裡寫到,前“總統”有要人“管好你的推文”。他希望推文是展現“國家”立場,不是個人的立場。當時媒體詢問李大維所指是吳釗燮嗎?李大維則拒絕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