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故宮院長蕭宗煌。(中評社 張穎齊攝)

台北故宮院長蕭宗煌及多名輔助答詢的故宮官員。(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4月30日電(記者 張穎齊)針對台北故宮紀念品大陸製比例甚高,民進黨立委林宜瑾今日質詢指出,故宮紀念品不應該都是大陸製造,也增加台灣製造。故宮院長蕭宗煌承諾會加強與台灣製造的廠商合作。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0日邀請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輪值召委為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葛如鈞。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追問,故宮北院定位是什麼?包含中華嗎?蕭宗煌說,故宮北院定位一直很清楚,就是華夏博物館,以典藏中華文物為主的博物館,故宮也會持續把台灣華語文教育70幾校,當作故宮的教室夥伴。
葛如鈞並追問,西班牙、葡萄牙28日發生大停電,博物館、文教設施都難以倖免,比如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就停電11小時,維護文物必須要有恆溫恆濕的機制,台灣也遭遇天災人禍大停電,或是今年核三廠2號機即將停機,今年夏天要遭遇首次沒核電的情況,故宮如何緊急應變?備援電源如何保護文物庫房?
蕭宗煌答詢,基本上備用電源是有,包括展場跟庫房都有,供電可持續,至於補充備援的供電存量是22小時,包含國寶庫房、展場,北院樓下有加油站,調油算方便,他會再開內部專案會議弄清楚詳緊急應變程序。至於若遇到大停電,故宮都有演練過,去年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施工時,有挖斷過電纜,故宮突然停電。
葛如鈞也問,大英博物館2023年曾發生2千件寶物失竊損壞,館長引咎辭職;今年1月荷蘭德倫特博物館也發生失竊,包括1頂擁有2500年歷史的黃金頭盔遭竊;而故宮南院去年也曾發生過未報備的清潔人員進入國寶庫房,有相關防護作為?價值35兆元新台幣、70萬件的故宮國寶文物,只能仰賴故宮2名專業人員的肉眼去比對管理庫房?
蕭宗煌說,目前是委由專業的2人,進行虹膜、靜脈掃描才能進入庫房,IC卡都進不去,故宮會持續精進、導入科技庫房管理,也需要一筆經費去做訓練。

教委會召委、綠委林宜瑾。(中評社 張穎齊攝)

教委會召委、藍委葛如鈞。(中評社 張穎齊攝)

教委會。(中評社 張穎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