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策論

中評關注:藍黨魁選舉決戰兩岸路線

2025-10-18 00:35:59
馬英九17日會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多所期許。(照:鄭麗文臉書)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14日公布五大兩岸政策。(照:郝龍斌臉書)
  中評社台北10月18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18日投票,經過激烈較勁,下午即將分出勝負。核心的兩岸路線對國民黨發展有重要影響。6位候選人的前兩強,鄭麗文走模糊路線,郝龍斌則清晰化主權,國共交流也走到十字路口。

  在投票日前夕,台灣民意基金會17日上午發表即時民調,全民調方面,郝龍斌以24.2%拔得頭籌,鄭麗文14.1%居次;黨員民調28.6%最欣賞鄭麗文,21.2%最欣賞郝龍斌。相較於《ETtoday新聞雲》14日發布的國民黨員民調,49.1%支持鄭麗文,郝龍斌僅獲21.3%支持,兩項民調有極大落差。

  55歲的鄭麗文對戰73歲的郝龍斌,是世代之爭,也是政治風格之戰,更是兩岸路線的競逐。

  走“改革路線”的鄭麗文近期在多項黨員民調領先,特別是期待國民黨走出新氣象的基層有相當高支持度。郝龍斌則獲得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等7至8位現任縣市長與部份地方派系支持,主要是著重維穩,不要影響選舉。有望代表國民黨參選2028大選的台中市長盧秀燕雖未表態,但盧家軍“立委”“拱郝批鄭”引發連想。

  除了世代與政治風格之戰,郝龍斌與鄭麗文劇烈分歧在兩岸路線。郝龍斌14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五大兩岸政策,包括一、如果當選主席將舉辦國民黨內的兩岸政策大辯論;二、規劃在北京和上海設置辦事處;三、更要辦理“兩岸論壇”;四、呼籲大陸應宣示“台灣不獨,大陸就不武”;五、回到“中華民國”的“憲法”精神來定位兩岸關係,並要求對岸慎重思考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對此分析,因為郝龍斌設定了“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為前提,等於是推翻了九二共識本可擱置爭議的原意,如果是郝當選黨主席,國共交流會變成一切免談。

  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17日會見鄭麗文,除了為她加油打氣,也表示“希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黨能夠恢復馬政府時期的國共交流互動。”馬英九任內對九二共識的官方論述是“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對主權採模糊處理,也才有2015年11月全球矚目的新加坡“習馬會”,以及馬政府任內包括ECFA在內一系列兩岸協議。馬英九對國共交流心心念念。

  郝龍斌日前拋出的“郝五點”,以大陸承認“中華民國”為前提,最大改變是把國民黨主權論述從馬執政時期的模糊走向清晰,甩掉馬政府任內的兩岸共同政治基礎,讓兩岸變成“兩國”。這也是張榮恭分析,如果郝龍斌當選,國共交流會變成一切免談的重點。

  民進黨新潮流系要角、退輔會前副主委李文忠昨日便公開呼應郝龍斌的兩岸論述,認為郝的立場與民進黨立場共同構成主流民意,才能求同存異,共同面對北京及內外的挑戰。

  相較之下,鄭麗文競選期間的說法較貼近馬英九任內模糊主權的兩岸路線,她提出“兩岸同屬一中”、“中華民國一中憲法”的論述,在九二共識“創造性模糊”下,兩岸放下兵刃,透過交流、對談,開啟不一樣的兩岸局勢。她也提到“憲法”增修條文開宗明義說“國家統一前”,在堅守一中原則、“一中憲法”下,這是兩岸最重要的政治基礎,擴大交流並化解矛盾跟敵意。

  郝龍斌的兩岸論述與現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較接近,朱兩度出任國民黨主席,第一次是2015-2016,第二次是2021至今,在近5年任期朱立倫衹有2015年訪問過大陸一次,最近的一次任期4年,他未曾訪陸,凡有大陸交流都是由副主席夏立言等代表,維持最基本的互動。郝龍斌若當選,以其向“兩國論”靠攏的兩岸路線,未來的國共交流很難期待。

  更讓人關注的是,郝龍斌這次參選主席被認為是盧秀燕的代理人,共有7至8位縣市長支持他。郝的兩岸路線一定程度代表這些國民黨要角的主張,今天的投票,除了黨主席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的質變也是未來的兩岸課題。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