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策論

李建榮:剖析“吳伯雄2.0”現象

2025-10-07 00:43:05
李建榮
  中評社台北10月7日電(作者 李建榮)下一屆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10月18日就將產生新任主席,由於民進黨執政已久,貪腐案件叢生,錯誤政策路線已然將台灣帶入不安定的危險邊緣,因而國民黨在“大罷免”以懸殊完封姿態擊潰民進黨及其側翼的青鳥集團後,國民黨拾回民心,重返執政機會日趨濃厚之際,新任黨主席能否抓住民心,團結在野,同心協力,重新執政,儼然是重中之重。

  這次六位候選人都是我熟識、或認識的同志,這次多位候選人在選前有志一同前往拜會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向他取經,爭取認同,希望效法其任內結束民進黨執政,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的目標。為什麼此時此刻,退休已久的吳伯雄屢屢被提起,並冠以“造王者”之角色?因為2007年他臨危受命接替馬英九為代理黨主席起,就無私無我全力完成黨內整合,“尊重前主席連戰、促成馬英九、王金平合作”,進而與泛藍政治勢力,諸如與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盟完成“立委”選舉的合作,終而締造“立委”拿下八十一席、加上黨友五席,近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這是“立委”選舉以來國民黨最佳的席次。而後協助馬英九以58.45%選票當選“總統”,大贏民進黨221萬4065張選票。進入二十一世紀,從2000至2025年間,民進黨已經執政17年,國民黨衹有馬英九執政八年。因此每位國民黨員心中無不期望國民黨重整旗鼓,期許再創2008年“立委”與“總統”的雙重勝利目標。

  當年國民黨所以可以重拾民心支持,除了陳水扁的大型貪腐案件爆發外,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正值壯年享有高人氣外,吳伯雄擔任黨主席無私無我、霸氣領導、柔軟完成黨內外整合也是功不可沒。

  雖然此刻國民黨面臨的政治環境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民眾黨已取代親民黨當時的氣候,“藍白合”成為取代泛藍合作的呼聲。但是要求在野團結合作,力推一組可以勝選的“總統”候選人,黨主席全心扮演無私無我的抬轎角色,則是十分的雷同。

  既然這六位主席候選人都期許定位為造王或造后的角色扮演,筆者也很樂意以當年追隨吳主席身邊的幕僚立場,回顧吳伯雄如何完成造王角色,供未來的新主席參考。

  2007年馬英九因市長特支費案遭民進黨當局政治起訴,可能被沒收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之資格,當時馬英九進行危機管控,當下請辭黨主席,並宣布參選“總統”。吳伯雄以第一副主席臨危受命代理黨主席,當時吳伯雄已經有多步棋要下,第一步不能讓民進黨得逞,讓國民黨失去高人氣的“總統”候選人,因此在臨時中常會為馬一人修改黨章中的排黑條款,即使有若干位中常委反對,吳伯雄霸氣主導中常會通過。

  第二步,他要借助黨內仍受尊崇的連戰前主席威望,協助曾因競選黨主席分裂的馬英九、王金平二人的整合大局。因此吳伯雄透過筆者聯繫連戰,表達希望由連出任馬王的協調大局,並讓筆者轉達他若當選黨主席將聘請連戰的重要幕僚林豐正出任黨的副主席。連戰主席聽完後,很樂意擔任這個角色。在筆者的建議下,我請連主席邀請徐立德、林豐正、智庫執行長蔡勳雄及林豐正幕僚黃福田等人先起草協調方案,在筆者完成彙整後,於二月十六日送交協調會上討論。出席者為連戰、吳伯雄、馬英九、王金平、林豐正五人。難能可貴的共識是整合推出最有機會勝選的一組人馬,尤其要求雙方人馬在協調過程中不可對外放話。

  因而在協調黨內“總統”候選人過程中有“馬王配”的可能,但王金平最後仍有意願續任“立法院長”,不過由於王已多次出任不分區“立委”已經打破最多兩次的慣例,但為了馬英九的勝選,吳伯雄願意妥協,親自草擬提名王為不分區“立委”第一名的常會提案,並說服馬英九、蕭萬長聯名推薦,送交中常會通過。吳伯雄把協調大責歸給連戰,這是他做為黨主席的胸襟。而王金平最後未參與“總統”、“副總統”選局也是他識大體的決定。

  而今國民黨內絕大多數共識要挺台中市長盧秀燕為“總統”候選人,但也有人以盧不肯肩挑黨主席重責,因而也有黨主席候選人稱不能排除有高人氣的“立法院長”韓國瑜參選。如果盧秀燕明年底市長任期屆滿,黨內出現盧、韓相爭時,吳伯雄當年協調馬王的胸襟與智慧就可給下屆黨主席參考。

  吳伯雄當年與親民黨協調“立委”的參選時,更是費盡苦心。當時受到“立委”減半的影響,由225席減至113席,各個選區的協調,兩黨的幕僚會議一個個分析誰會勝選,勸退的“立委”候選人也期待著重返執政後有受到重視機會。最後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中讓渡四席給親民黨,這四位重新加入國民黨籍,親民黨同意不推不分區“立委”。新黨則同意不推“立委”區域候選人,只推派不分區“立委”參選。無黨團結聯盟則在會勝選區域獲得禮讓,國民黨不推“立委”候選人,以創造選後合作席次最大化。

  當然未來2026與2028藍白的合作難度或許與2007時的泛藍整合不完全相同,但是下屆國民黨的主席與民眾黨柯文哲及黃國昌主席若能心領神會當年吳伯雄、宋楚瑜、郁慕明、林炳坤等充分合作的心態,尤其2024藍白合最終破局造成四成的少數“總統”當政及柯文哲深受司法折磨的慘境,藍白合作當無懸念才是。唯有合作一途,才能讓民進黨下台。

  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被問到“總統”大選會否有兩個太陽的問題,當年吳伯雄主席與馬英九候選人間的互動也可作參考。吳伯雄做為抬轎者,他本人不參與馬英九競選總部會議,但指派秘書長及相關輔選幹部出席,會後他掌握情況,指示全力配合。筆者在輔選期間,隻身陪同吳伯雄到各縣市拜會地方要角,甚至台聯黨與親民黨能合作的對象一個都不放過。而像選舉期間國民黨財政委員會四位委員到謝長廷總部踢館的危機,及選前一個西藏議題,馬辦說不排除抵制2008北京奧運,造成體育界大反彈,這些危機都由吳伯雄最終化解。

  吳伯雄選擇以低調輔選及權充後援補給角色,使得2008年“總統”大選時國民黨內並無兩個太陽問題,國民黨已經連輸三次“總統”大選,不參選“總統”的黨主席如何無私領導,當是關鍵。記得馬英九執政一年半之際,打破承諾要回任兼黨主席,吳伯雄二話不說就裸退,獲聘榮譽主席,代表馬英九出席國共論壇與促進兩岸和平工作。這也是黨內造王者無爭的風範,儘管當時黨內有人對吳稱,你掌握黨機器,又有戰功,與馬選馬未必贏,但吳對筆者說“萬一我選贏怎麼辦?”這就是吳在關鍵時刻,仍在成全馬英九黨政一元領導的大局,讓執政黨內衹有一個核心,沒有兩個太陽的負面因素。

  國民黨這次主席參選人數高達六人,衹有一位當選,五位則會落選,落選率挺高。當年吳伯雄代理黨主席後辭職參選黨主席,挑戰者衹有洪秀柱一人,吳伯雄拿到86.97%選票,有了這樣極高的黨內支持底氣,當然對他領導國民黨,打敗民進黨,形成很大的後盾支持力量,當然這也與他豐厚的從政歷練與人脈服眾有關。

  下一任國民黨主席任重道遠,何人兼具領導力、執行力與協調整合能力甚至募款能力等威望,當是國民黨員出席投票所要整體考慮的因素,也祝福這位新的國民黨主席能夠獲得多數黨員支持,同心協力,一致對外,重返執政,恢復和平互動的兩岸關係,重新調整能源政策,讓台灣撥亂反正、迎頭追趕、安定又安全的永續發展下去。

  (作者:李建榮,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政治顧問,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辦公室主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馬英九九時期中央文傳會主委)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