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策論

石之瑜:求處28年半無關法理,而是心理

2025-08-21 01:12:40
柯文哲。(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8月21日電(作者 石之瑜)幾位小人物遭“國安法”判刑5年,“國安法”是何等重法,即使小題大做,理當是大事。無論多大,似乎也比柯文哲遭求刑28年難以相提並論,而柯文哲到底有什麼罪證,至今不清楚。實在應該好好分析這28年從何而來,背後有多深的梗。

  檢察官求刑柯文哲28年半,這個數字驚人,反映了決策的強大意志。但習於聽命的檢察官,性如鼠羊,絕不會有這麼大的意志,這只能是更高、最高意志的灌輸。

  28是怎麼得出來的數字?其實是簡單算術。柯父過世時享年94。柯P今年66多,加上28多,也是94。沒錯,這是一個超級玩笑,令尊94過世時你坐階下,等你過世時還是坐階下。父子同年歿,歿後可放風。

  在這玩笑的精神深處悸動的,是一股宰制的需要,一股玩弄、壓制、剝奪限定對象的需要。就像以國領導階層屠戮原住民,當動物對待。宰制者主要想剋服的,是宰制者自己內心的恐懼,他們必須靠著不斷宰制,來確認自己仍然大權在握,不會受人宰制。

  誰會有這種源源不絕的受人宰制的內生恐懼呢?就是那些曾經歷嚴重剝奪的人,尤其是自幼如此的話,最需要透過對他人的宰制來彌補或轉移內生的恐懼。在個人,像是家暴、遺棄或霸凌的經驗。在群體,如戰敗、遭受奴役或殖民的歷史。

  不過,有強烈剝奪感的群體自己很脆弱,往往要想像強大的力量在支持自己,包括神、神話、傳說、基因等等。在現實世界裡,為了坐實這樣的神力,就傾向絕對依賴一個大霸主,或用讖緯迷惑群眾。只要能透過幫助霸主宰制霸主的敵人,就既能展現自己威武,又不虞有反彈。全世界的殖民地都有這種靠殘忍無度來偽裝強大的協作階層。

  在殖民社會裡,一定有兩種人在幫忙運作,一種是買辦,幫助宗主國做仲介,以不公平的方式掠奪在地的資產與人力,但是他們是在本地社會既有的結構上運作,久而久之甚至有利於本地社會鞏固自己抵抗宗主國的韌性。一般而言,買辦階層八面玲瓏,與魔鬼打交道的話,必須與各界都交好。

  另一種是協作者,是協助宗主國壓制、破壞、甚至摧毀本地社會抵抗意志,獵殺領導人的那些本地背叛勢力,其存在功能在於撕裂社會韌性,因此要靠製造本地社會的分裂,與宗主國的支持。他們本身既是剝奪者,也因為助紂為虐而自慚形穢,心理脆弱而充滿危機感,總要裹挾一大幫子小協作者。

  協作者對本地社會一定是愈來愈沒有情感,地位有賴宗主國保障。但宗主國喜怒無常,因此又要靠展示權力來嚇阻本地社會的反彈。日本二戰戰犯靠著對美軍佔領的協作,而統治日本至今,他們想的不是重振日本,而是馴化日本,反而民間才有復興力量。韓國的協作者勢力稍遜於日本,有反殖民的力量與過去的協作者階層分庭抗禮,輪流執政。

  台灣的協作者懷念“宗主國”。他們在戰後短暫接受殖民者留下的資源,不久就被流亡的國民黨分給農民,也只能另為馮婦,替國民黨作價。俟老國民黨花果凋零後,他們與台灣國民黨爭搶美國的喜愛,因美中爭霸而大獲全勝。君不見,每次競選的圖案,都少不了米、碗筷、廟公之類的符號?這些當年瞬間跌落神壇的協作者,在美國霸權下三做馮婦。長期受剝奪又長期加害,分裂的心理侵蝕自己的精神。

  從為虎作倀的殖民時期,到趨炎附勢的內戰時代,再到耀武揚威的後冷戰至今,突然感覺要揚眉吐氣,但卻完全不知道自己憑什麼。這是為什麼如今在台的協作者階層中,人人要誇張地展示權力,身在法律制度之上,斂取大量的本地財富,對在地社會韌性毫不珍視,任憑各種資源流失,地力流散,社會撕裂,仍任意分贓,或上繳霸主,然後爭先恐後地展示。

  求刑柯文哲28年,就是在殖民時期協作者階層一脈而來的同一群勢力延展而成的殘酷幽默,所以才表現的毫無憐惜,恣意妄為,還能得意洋洋。這就是揭開數字28後藏在底下的精神報告。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