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評

快評:戶籍風波草草收場 法理一中牢不可破

2025-04-12 00:57:08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三名陸配被“遣返”事件發生後,民進黨當局擴大清查陸配是否已確認喪失大陸原戶籍,否則將注銷台灣戶籍和定居證,在島內引起爭議後,陸委會以“四種類型可以具結替代”作為折衷措施,給自己下台階意味濃,更傳出“移民署長”鐘景錕提早退休,被解讀為因陸配戶籍風波“背鍋”。

  民進黨當局拿陸配或曾在大陸常住台胞的戶籍問題大做文章,表面上是落實“賴17條”的政治動作,其實可以追溯到蔡英文執政後期、賴清德擔任民進黨主席後,因當時有陸配背景候選人列入2024“立委”不分區名單,綠營黨務、選舉系統主動挑起所謂“不放棄原有‘國籍’就不能擔任公職”的話題,達到一邊叫囂“反滲透”,另一邊鼓吹“兩岸兩國”的台獨分裂目的。

  陸配衹有戶籍問題、沒有國籍問題,這本是蔡英文任內當局依“兩岸條例”明確過的定論,所以當時賴清德黨務系統拋出的所謂“雙重國籍”問題,蔡當局末期並未跟進。但去年520後,賴當局動用行政力量全面配合推進“互不隸屬的兩國論”法制化,包括“回溯性”剝奪前南投縣議員、陸配史雪燕的公職及待遇,以及拿“國籍法”中所謂“國民”定義,否定“兩岸條例”中“大陸地區人民”與“台灣地區人民”同屬一個國家的法律定位。

  如今,民進黨當局因陸配戶籍問題搞到人仰馬翻,折騰了一大圈,最終還是不得不接受兩岸民眾之間“依法”衹有戶籍區別、沒有國籍分別的結果。一個中國,始終是民進黨想掙脫卻無法掙脫的法律框架。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