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評

快評:非綠縣市“互保” 因應關稅戰解方?

2025-04-10 00:57:34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美國對台關稅戰持續引發台灣社會焦慮和恐慌。繼台中市長盧秀燕8日晚邀集新竹縣市、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市共8個中部縣市首長就應對關稅發表“7大聯合聲明”後,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基隆市長謝國樑9日共同出席北部四市交流平台“因應美國關稅會議”。非綠執政縣市首長齊聚首,共抗關稅海嘯,既是治理行動,也有政治意味。

  有島內網友揶揄說,此情此景,讓人想起晚清時“東南互保”的場景。其實,如果仔細研究中北部非綠縣市長近期商議關稅的會議內容,並未挑戰或質疑賴清德當局、卓榮泰“內閣”的總體政策,而是多聚焦如何加速落實“卓內閣”紓困計劃、增加地方政府配套補助、加強對所在地業者輔導溝通等,基本上仍然定調為“中央”與地方協作、縣市相互支持的層面。

  據台官方最新統計數據,台澎金馬地區17個非綠執政縣市的工廠從業員工數占比高達75%,前三名為桃園、台中、台北,都是國民黨執政縣市。也就是說,全台灣四分之三的“藍領”工作或生活在非綠縣市,他們正是本輪關稅海嘯利益受損最大、最需要找出路的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狀況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對所在縣市執政水平的認知。特朗普任期剛剛開始,相對於短期的經濟補貼,僅是治標之舉,非綠縣市如何為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謀出路、找明路、搭橋鋪路,才是治本之道。

  在民進黨“三屆執政”背景下,縣市政府不應該是民進黨當局的“打工仔”,非綠縣市長應拿出格局、拿出魄力、拿出團結的決心,認真思考關稅戰解方。
電腦版移動版